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强力进取强势攻坚全面增强交通工作“三个服务”能力

来源:陕西省交通厅 发布时间:2010-09-30 18:44:11 点击量:21398

强力进取 强势攻坚

全面增强交通工作“三个服务”能力

陕西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 曹森

同志们:
    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我们步入了新的一年。新年、新景,催耕促种。春耕大忙的号子,已经扑面而来。在这个有着特殊政治意义的年份里,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省十一次党代会,迎来全省交通“三阶段”发展的第一个里程桩。农家有句谚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所以年节刚过,把大家请到这里,采取共同谈心的方式,一起走出节日气氛,收起心来,交换思路,深入谋划今年的工作如何开篇布局、宏图巨制,带领全系统很快以万马奔腾、龙腾虎跃的姿态,摆开大干的局面,打响蓄势上扬的第一炮,努力夺取新一年工作的全面胜利。
    元月份交通工作会议做出总体部署以来,大家结合春节期间的休整,普遍对新一年的工作章法,做了不少新的思索。同大家一样,我和党组同志们也在长假里不时静下心来,细细揣摩新一年工作的盘中细节。今年,全省交通要冲刺300亿,全面贯通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要突破2000公里,登上“三阶段”目标的第一道分水岭。人常说:“眼界决定境界,高度决定气度”。我们要拿下这些更为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知所为,而且要知所以为,这个咬定目标、吃透任务的过程,就是提高交通“三个服务”水平、推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对今年工作的进一步把握,我想在党组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借今天全系统领导干部欢聚一堂的机会,分三个方面同大家做一个系统交流。主题是:强力进取、强势攻坚,全面增强交通工作“三个服务”的能力。
    第一,把握新一年的工作,进一步做好“三个服务”,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清我们的使命,满怀政治热情,加快交通发展,增强交通有效供给能力
    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三个服务”的理念后,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中新网》当天就发表网评指出:“三个服务”,将成为全国“十一五”交通发展的主旋律。我的学习体会是,在和谐社会全面起步建设的大背景下,新一届部党组提出“三个服务”的行业理念,强有力地凸现了交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础产业属性,明确了交通适应和谐社会的前瞻定位,集中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交通领域激发出的思想活力,对全国交通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京西宾馆举行的分组讨论上,我谈了这样一个观点:对“三个服务”的认识和提炼,就是对交通工作使命与生命力的系统集成,强大的生命力取决于这个新理念注重人民性,一切为了人民是这个新理念的灵魂。
    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任何生命力,都是因为使命而存在的。我们大家都亲身经历了1998年国家扩大内需以来,全国交通近十年的加快再加快,是使命成就了交通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客观地说,全国交通近十年的大踏步发展,主要特征是尽快突破长期严重供给不足,对交通体系的功能性建设,关注得不够,总体上偏于增长、弱于服务。在讲求和谐的新时期,交通工作要把新的使命,转化为整个行业新的生命力,必须从全局出发,定位好行业使命与行业生命力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三个服务”。我觉得,“三个服务”的理念,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些交通建设者,更主动地从交通需求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交通的有效供给问题。这种观察问题着眼点的转变,必将改变整个行业的评价体系,从完整意义上做到跳出交通看交通。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同大家共同认识到,“三个服务”所归结的真知灼见,凝聚的是整个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体智慧。古语说:集大成于一身、必终成大器。部里和各省交通厅局都在思考丰富“三个服务”的内涵与落实途径,这本身就是整个交通行业大和谐、大奋进的体现。
    我们这代人,有幸把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光,献给了党和国家28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许多国际观察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同时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迅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二是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条件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三是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从相对封闭的社会,走向国际社会。这三件事,超越了自然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局限,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追求,同现代文明的统一。孙中山曾说:“现今世界日趋大同,断非闭关自守所能自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治设计上,我一直很认同史学界的一个论点:改革开放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大同情结的统一,小康、和谐的治国理念,是对传统大同思想的超越。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促进者、受益者,我们和所有同龄人一样,为国家发展中的困扰与挑战而忧心,更为党的事业与时俱进而欢欣鼓舞。六中全会确立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后,海内外华人迅速形成了极大的呼应。香港《大公报》社评认为,把和谐社会提到国家战略的制高点,预示着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出现了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的历史性拐点。我觉得,这种心系国运的家国情怀,在灵魂深处彰显的,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天下大同的共和思想。
    古人说:“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强者乘势而进”。人世间的大智慧,大都体现了这句经典论述。毛主席一辈子打胜仗,就在于善于把握形势的变化。新世纪以来,从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到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到六中全会全面部署和谐社会建设,很明晰的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看天下大势、谋发展大计”的见知能力。《吕氏春秋》有句古今推崇的公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个道理,熔炼的就是知与行循环往复、不断超越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应运而生的,单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自然实现社会的和谐。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到广东指导抗击非典工作,第一次提出了发展观的问题。8月份到江西考察时,第一次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同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义,进行了全面阐述。从中央对2007年的部署中,可以明显看到:强调又好又快,是一大亮点。“好”在“快”前,这一字之变,反映了党和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社会和谐的新思维。从辩证史观看,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论,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论,两者都升华于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正在经历着又一次重大深化。
    在年前召开的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建国书记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和贯彻落实的有力推动者。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行各业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因果主体。交通工作要做到——相约长风冲巨浪,勇立潮头唱大风。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进一步搞清楚:和谐社会对不同产业“和而不同”的发展要求,更好地转化为我们的具体工作指向。我的研究观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发展中的失衡问题,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尤其有两个方面的形势政策新取向,与我们手头的工作关联很大。
    ——国家大政方针的一个新取向,是宏观调控位列第一。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从宏观扩张转向微观优化。要求交通等基础产业链,发挥更大的稳健带动作用。
    国内外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口。特别是微观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一系列黄灯警示,把经济转型问题,紧迫地提到了党和国家面前。
    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明确预警,我国产能正在由某一方面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仅鞋一项,去年就出口了近70亿双,相当于为全世界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双鞋,巨额出口的同时,导致了大量贸易摩擦,西班牙等国一度出现的火烧中国鞋事件,就是很明显的警示。
    二是上海社科院研究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向重工业转变,1995年首次出现了初级产品大量进口。十年来,初级产品进口额已由29亿美元,激增到现在的上千亿美元,初级产品进口比重,占到总进口的四分之一,明显警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大规模进口初级产品,推动工业化的时代。
    三是我国经济尽管增长很快,但增长效率并不高。英国《金融时报》统计分析,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已经达到了5成,日本六十年代实现快速增长时,这个指标只是接近3成,韩国和台湾在七十年代大发展期,基本上控制在2~3成。这个指标警示出,我国经济的粗放增长,已经接近临界点。
    四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资料显示,1979年之前,我国不仅没有外汇储备,而且还背负着外债。现在,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反过来也说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随着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央明确提出,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增加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预计到201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美元,年度进口将超过1万亿美元。从当前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大势来看,高端制造环节和服务贸易,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国家发改委强调,高附加值的交通运输设备,将是国家增加进口的重点之一,这对我们加快交通技术创新和装备创新,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国和印度,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出彩点,为什么印度从没实施过经济大调控,而我国近三年来,已经进行了两轮宏观调控。在分析鉴别中,我由衷地感到了党和国家力挽狂澜、驾驭发展的积虑与胆识。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全方位改革开放,平均每年都有400多亿美元的国际资金进入中国,比印度多出十几倍。印度的市场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我们,外资引进额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但在我国连续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印度运用比我们少很多的资本,获得了年均6%~8%的增长率,资金利用效率明显高出一筹。
    世界经济论坛把中国经济称为“赶超式增长”,把印度称为“印度教徒式增长”,我觉得这个定位,下得比较贴切。我国很大程度上,是以投资驱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印度主要靠稳定的内资经济与消费拉动,取得自然发展。两种不同的模式,决定了印度经济尽管增长缓慢,但微观经济的竞争力好于我们,经济增长的振幅也小一些。
    瑞士研究院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指出,印度微观经济的竞争力,处在世界第37位左右,而中国则在38~46位之间波动。从经济学的定律看,微观经济的起伏,极易导致宏观经济过热,所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着保持高增长与谋求软着陆的双重挑战,果断实施宏观调控,既是需要,也是必然。印度经济,无论是规模还是活力,都不如我们,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要稳步解决好经济频繁过热的问题,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不断转变增长方式。国家强调:加大交通等基础产业链的成长力度,对改善微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看,中央把宏观调控提到第一高度,这是一个统揽全局、举纲带目的战略大手笔。
    现代经济已经证明,无论生产力的地理布局,还是经济活动的内在关联,都需要依托交通等基础产业链,实现分工大协作。现阶段,我国微观经济竞争力,之所以还不如人,交通等基础产业链成长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集中显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全国公路交通的主通道体系,还处在大规模建设期,没有充分形成大通道网络,对国民经济的跨区域联动,承载力、驱动力都还显得不足;二是农村公路交通体系,这几年基本上解决了无路可走的问题,有路难行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的适应能力,整体上还很薄弱。所以,中央在历次宏观调控中,一直强调有保有压,交通不仅属于必保的重点,而且越来越重视各个层面的交通协调问题。国家社科院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形成的GDP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2%以上,其中:交通建设投资达到7100亿,是铁路的4.6倍、民航的27倍,投资完成比上年增长15.6%。根据交通部2006年底的最新统计数据,公路交通承担的运输量,已经达到社会运输总量的92%。在全面部署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中央把加强交通等基础产业链建设,作为这次宏观调控的大思路,我理解,目的是为改善经济运行强基固本。从这个层面讲,我国经济能不能顺利迈过眼前的大坎,交通工作责任重大。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2007年工作时,用了大段篇幅深刻指出:交通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短缺,是我省发展的两大瓶颈,强调重点解决好交通、水利两个方面的建设,使交通体系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全省区域结构加快调整,增强我省科学发展的合力。全会确定,关中重点发挥航空资源密集的优势,形成飞机制造产业链;陕北着力瞄准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目标,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陕南要取得高速公路与路网建设的大突破,加快发展绿色产业。通过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把三大经济区,自北向南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绿色产业基地。按照这一部署,今年全省要突破两个大关: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财政收入突破800亿。讲到这些目标时,建国书记很动情地说:“2007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420公里,如此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是我省历史上没有过的”。从省委全会对交通的重视和要求,我们应该看到交通的份量,拿出一片建设家园的赤子之心,努力为构建和谐陕西,当好交通先行。
    ——国家大政方针的另一个新取向,是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经济增长的地缘战略,正在进行着深刻的调整,要求交通走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前列。
    我国自古就将“国计”与“民生”两个词相提并论。几千年来,一直追求天下大同的人文精神。从孔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理想境界,老一辈人倡导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的西部开发,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都体现了“因民之利而利之,顺民之欲而治之”的民生理念。认识我国当前显著出现的地区、城乡、不同人群之间利益失衡问题,我觉得,除了带着感情认识问题外,一个是应该理智地看到,一部世界文明的演进史,也正是既得利益不断再分配的历史,任何国家在经济崛起期,都要经历一个受益不均的阶段,比如:英国工业革命中的贫富倒挂问题、西方国家早年的殖民掠夺,等等,都是资本积累失衡的例证;另一个是应该理智地看到,社会越发展,民生问题就越深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这深刻表明: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党和国家已经把解决好民生问题,确定为社会和谐的关键之关键。
    关注民生,说到底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论述,很明确的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基本民生问题上。构建和谐社会,有两条很重要,一是保证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二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诉求渠道的畅通。从交通角度看,社会公众从最基本的出行要求,到安全便捷的更高诉求,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使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满怀这样一种政治热情,努力提升交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努力增加交通的有效供给能力,努力实现更高水准的货畅其流、人便于行,让人民群众放心出行、满意出行、安全出行,是交通工作体现科学发展观人民性的本质要求。
大家应当观察到,在党的民生政策推动下,我国地缘战略出现了两个新走势:
    一是注重创造农村社会需求。扩大农村内需,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我这里有一组数据,1952年我国有5亿农民,2000年达到9.4亿,2001年开始微弱减少,到现在还有9亿农民。50多年来,我国变成了工业大国,但城市化力度,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日本、韩国、台湾在人均15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率都在75%以上,我们目前只有35%,13亿人口、9亿农民,未来还要维持15亿人口、10亿农民的局面。从西方国家看,农业人口一般都降到了20%以下。我国农村现有5亿成年劳力,3亿多从事农活、1.2亿进城打工。占全国70%的农业人口,每年形成的GDP,只占13%。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国家都是在人均收入800美元的时候,进入“以工哺农”阶段。我国现在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00美元。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全国农民对工业化的有形贡献,超过1万亿。有人说,中国发展到今天,农民是最大的买单者。我觉得,这话尽管有些偏颇,但能够从另外一个视角,写映出中国农民的伟大。
    孙中山曾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大要素。就现在的农民来说,一亩三分地,已经难以稳人心、定天下。农民享有国民待遇,是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国家2007年宏观政策的一个重心,就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设施与公共事业,重点增加路、水、电、气的投入,大力激活农村内需。我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志一样,农家出身,农村成长,从农家子弟到的现在。养育我们成人的,是农村的粗茶淡饭。农村的重体力活,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吃大苦、耐大劳。农家娃的秉性和情结,一直贯穿着我们的人生。我长期担任过县上的领导,近30年的县乡工作生活,使我对乡土乡亲,认得很真,也感知得很深。与都市生活相比,农村的贫困、农民致富的愿望,我们大家都深有感触。农民群众盼望同城里人一样,走上好路的朴素要求,农民兄弟在公路建设中,表现出的淳厚热情,更是令我们这些公路建设者应该深深自责:让农户进城的路,是修得迟了,好路修得是太少了,今后要做的和我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有责任为农村人送去更多的交通便利与交通文明,让农村经济在汽车轮子上尽快起飞。
    另一个地缘战略新走势,是大中部的概念正在全国经济战略中悄然兴起。国务院发展研究室提出:我国现行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划分,没有很好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我国人口与城镇分布,从黑龙江到云南一线,明显分为高密度地区和相对稀疏地区;另一个,是我国经济发展差距的最大梯度,出现在东部地区与整个中西部地区之间。考虑到这两个因素,经济研究界建议,把我国三大经济区重新划分:新的东部地带,指原来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新的西部地带,指原来西部地区里,人口、城镇相对稀疏的地区。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部地区,不应该再是原来所说的“小中部”概念,即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六省,应该升级为“大中部”概念:在原来小中部六省的基础上,囊括进人口与城镇密度相近的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广西八个省市,使新的中部地区概念,涵盖到14个内陆省区。
    按照这一划分,大中部将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地区,占到全国的53%。目前,这14个省的GDP占到全国的33%,但人均产值只有全国的62%。国务院发展研究室认为,中部地区概念的合理扩大,更符合经济学的“牛肚子”理论,只有中部地区越大,中部崛起的力度才越强劲。也就是说,未来我国省区间的经济差距,自东向西将由“宝塔型”,向“纺锤型”过渡,处于中等发达地区的省区,将成为数目最多的省区。实现这种转型,主要靠中部的崛起,只有大中部兴起了,全国大部分人口才能兴盛起来。目前,这一思路虽然还在深入论证,但大的概念,已经明确定义为“构建和谐社会取中战略”。放眼大中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按照区域经济扩大再生产的规律,经济对接将使包括陕西在内的大中部14个省区,原来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地域经济,受到深刻冲击,全面转向以大中部经济共赢为主导的空间战略,形成一个全新的多廊道、多中心经济共同体。
    经济学把交通称作文明之舟、经济之脉。勾勒大中部的辉煌前景,首先要擂响大中部交通一体化的战鼓。目前,大中部成型的最大问题是交通,交通上最大的问题,是入围省份交通连通度不强。根据国家对大中部地区的交通规划,未来3~5年,将重点加强省际大通道网络化投入,大力培育交通干线与网络节点的吸附作用,加速大中部地区经济要素的集聚繁衍。西部开发八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交通作为大开发的重头戏和出场戏往前推,特别是经过2005年夏季以来的果断转轨、重新定位、强力推动,全省交通现有的发展,已经为陕西走出西部,入户大中部,拿到了基本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讲到,过去一年,中央电视台对陕西经济建设的新闻报道明显增多,其中交通建设的报道,就占到了7次。尽管全省上下,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力度和发展气度,都很满意,我觉得,这既是肯定、更是勉励,既是关爱有嘉、更是厚望在心。成绩只能说明我们走过的路不一般,明天更多的要塞和高地,需要我们继续闯关夺旗。我们大家,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坦荡的胸襟,捧着一腔把自己和身家,都托付给陕西以及陕西交通的真情,投身到交通发展更大的挑战中。
    我谈上面几个宏观新形势,中心想法是想请在座的各位,同我们党组一班人一起,共同分析好大形势、把握好大形势,在高处立,向阔处行,把我们脚下的路该怎么走,看得更清、更准。唐古拉山的一条小溪,为什么最终成为万古不息的长江,在于它代表了水的流向。再和谐的乐章,都需要每一个演奏者,在同一根指挥棒下异曲同工,这个指挥棒就是大方向。当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变成与大方向和谐的水珠,交通工作才能汇聚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壮阔景象。交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打通闭塞、促进和谐的过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是加速发展正当时。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两点,一是从大局着眼,二是从小处落实。现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希望大家都能够听到使命的召唤,更加自觉地在交通各项工作中,心系社会和谐、服务社会和谐,以高度的政治热情,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第二,把握新一年的工作,进一步做好“三个服务”,应当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创新,深入建设负责任的行业,全面增强交通工作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六中全会以来,“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已经成为政界、民间,以及海内外媒体热议的话题,据说也是网络上点击率最高、发帖子最火的政治词汇。海内外媒体,纷纷用“政府再造工程”、“政府自身革命”这类比喻,评论党和国家这一执政理念的开拓性意义。我的理解是,中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升为国家意志,纳入治国理政的总目标,推动各级政府补缺位、改错位、退越位,由经济指导型向社会服务型全面转轨,不仅仅是要通过政府自身的变革,解决社会公共服务长期欠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不畏深水区、迎着深水区,继续向前阔步前进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十七大的召开,一个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龙头的改革新浪,必定成为浩荡之势。
    国家行政学院知名教授刘熙瑞,在他的专著中写到: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确立,都体现了一个“新”字。我专门查阅了一些文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想轮廓,实际上始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面对入世后的全新要求,深圳罗湖区政府,首次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想法,之后迅速扩展到不少省区,得到新一届党中央的重视与支持。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明确号召,建设服务型政府。2005年3月,这一思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写进了党的文件。明代诗人杨维桢,曾写过一句咏梅诗:“一树独先天下春,万花敢向雪中出”。大家回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立字据、按手印,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怎么会有今天这样一个波澜壮阔、人人受益的改革开放大潮。我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作为一种全新的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来自于基层实践,现在又上升为国家意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讯号:构建和谐社会,强烈呼唤敢闯敢创的改革创新意识。
    服务是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期,一般都发生在一个国家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收入水平转变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的阶段。从当今世界的潮流来看,发达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服务业。比如英国,总人口6000万,从事服务业的就有2000万人。目前,全世界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占到60%以上,国际资本投资总额中,一半以上是流向服务业。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并且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意味着大力发展交通服务业,将是我国新阶段的重要增长点。我觉得,这个重大决断,也意味着当前的交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课题,那就是:交通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全面实现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目前,交通如何转型,还没有破题。根据产业新定位,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响亮提出了“三个服务”的新理念,把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作为交通工作的总任务;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为交通工作的根本要求,推动全国交通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以生产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向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发展转变。我理解,这两个转变,标志着我国交通正在展开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进一步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把这种转折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立足发展、强化管理、服务至上,确保又好又快发展。
    古语说:“唯持大道者,方可图天下”。古人对朝廷和官府的定位,是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用现在的话说,这个“道”字,就是管理;“大道”,就是以大气魄、担当大责任、抓出大管理。一个抓了芝麻漏了西瓜、或者是前怕老虎后怕狼、或者是东边日头西边雨的管理,必定是人文不显、大道不明。直观地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要为社会发展,当好舵手,而不是水手。具体到交通这一块,就是我们的管理,必须更好地体现出刚性、彰显出人性。我们大家,大多是交通上的老人手,多年来都有一种切身感触,现在社会上都认为交通是占尽天缘,家大业大,但我们自己心里明得像镜子,做大并不等于就做强了。交通强势先行的味道,只是这两年才找到了感觉。行业管理上的精、气、神,现代交通应有的人文关怀,与我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公论,还在很多方面明显不相匹配。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检验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高低,就是看他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心中有没有数。我觉得,反思自己,并不等于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而是一个自我思辨、自我修炼、自我飞跃的过程。我们这届党组主事以来,不少在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中肯的提示我们:一些方面管理弱化的问题,是交通工作长期以来的痛穴和软肋。作为交通战线的一名老兵,我和大家都知道:承认这一点,是需要勇气的,万事没有十全十美,不过只有读懂自己、挑战自己,才能驾驭自己拾遗补缺,在交通管理上,更有针对性地推陈出新;在交通改革上,更有方向性地破旧立新;在交通发展上,更有创造性地辞旧迎新。我们党组一班人,很感谢这些敢于直言的阳性子人,因为要顺应人心、改进管理,首先要打破行业管理上的沉默氛围。毛主席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我们的任务犹如过河,不解决桥或者船的问题,只会望河兴叹”。交通工作要趟大河、爬大山、成就大蓝图,就必须在自身管理上刮骨疗伤,推动交通管理来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部署推开“十一五”交通工作以来,党组一班人思考最多的,就是行业管理与行业发展如何同步的问题,也在几个重点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果。我觉得,动手术只是载体,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系列内科大手术的强力搬转,在行业管理理念上,树立起两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我想讲的第一种意识:就是建设负责任的行业,必须有一种强烈的大发展意识
    能不能很好的坚持发展,是个苦口婆心的老话题,更是个常讲常新的大命题。孔子在2500年前,就先知先觉:“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毛泽东的伟大,就在于他带领中国,打破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伟大,在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跨越。今天,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还是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思想就是“在发展中和谐、在和谐中发展”。我们大家都学过马列,都知道物质资料的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需要,只有先解决好衣食住行,然后才有其它社会经济活动。但问题在于,过去一具体到手头的工作,我们有些同志,就时常在这些大道理中迷失,遇问题就怕、遇困难就躲、遇矛盾就推、遇难题就绕。在发展问题上,动不动就有了患得患失、中气不足的小家子气。前些年的交通,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错失了不少大好的机遇,当然有诸多的客观因素,但从主观上来分析,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恨铁不成钢,我看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上定力不够、冲劲不足、暮气有余。全省上下,都说现在的交通有了看头,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多了几分锐气和大气。
    走过这两年,大家的膀子显著甩了起来,尽管一年流了以往几倍的汗,但我们的工作,明显是越干越大干、越干越有劲,交通大发展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
    我们拿出从未有过的力度,组织陕北高速公路大会战,把误工一年多的黄延路,硬是起死回生,有效打通了北向出省的700多公里高速大通道,同时大大加快了子靖、子吴几个项目的前进步伐;我们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南下战略,坚决对西汉路严重积存的问题,进行了处置清理,并且用超常规的措施,果断收回了蓝商路,抽调精兵强将重起炉灶,强力推动全省200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大战冬闲季节,形成了冬冷、建设不冷的火热局面。我们硬是下势立茬,苦干、实干、巧干,接收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的运营管理,提前10个月建成通车,在国内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港、台报纸都专题刊发了消息,全国几十家报纸、电视台进行了报道,不少新闻媒体进行了转载。两年来的南征北战,陕西高速公路的龙头,强有力地扬了起来。2007年,我们将进一步冲刺一年建成420公里高速路的新目标,而且2008、2009连续三年,每年都要建成高速公路超过400公里,这在全国都是带有破纪录性质的大跨步。
    我们把修好通村公路,作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责任,牢牢记在心里、扛在肩上。大胆向国家开发银行,举债100多个亿,用于通村公路建设,使我省成为全国通村公路补助标准最高的省份之一。过去一年建成的通村沥青路、水泥路,达到前五年的3倍多。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第一次拿出上千万元的专项奖金,重奖通村公路建设先进市县,进一步擂响了新一年通村公路奋勇争先的战鼓。2007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将有力保持50个亿的高水平,还将专项投入3个亿,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强力推动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上新台阶。同时,建成2000个建制村公路乘车招呼站,方便农村群众的乘车出行。应该说,交通部高度评价和重点支持我们陕西的农村公路建设,这是大家用两年来的拼搏和辛劳换来的,有为才能有位,有了位,更要有大作为。我们大家,要紧紧抓住这份我们自己用实干创造的机遇,带着真情实意,继续迎难奋进,让我们的农家兄弟,早日走出田间地头的泥泞,共享交通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
    我们坚决打破公路大中修多年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敲碎打局面,破除养护工作尽铁打镰的保守定势,用前所未有的气力,实行公路养护按需投入,对几条补丁摞补丁的高速公路,整条线的实施彻头彻尾地大修改造。过去一年完成的大修投入,达到“十五”的总和,彻底扭转了公路养护疲于应对、被动应对、伤心应对的保畅状态,几条重要线路旧貌换新颜,社会上普遍反映眼前一亮、心头一振。2007年,公路大中修的力度和动静将更大,一年30个亿的投入,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公路网失养失管的痛心状况,正在我们的拼搏进取中得到改善。
    俗话说:困难磨练人、环境造就人。处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熔炉里,我们的同志必须因势而化、随势而动,在交通大发展的潮流中,找准定位,成就自我。否则,会因为误了节拍,而流失于平庸。大家应当看到,现在的交通大发展,还只是开山之举,我们还有1500多公里高速公路规划任务需要建设、6.4万公里农村公路需要修筑,成百条重要干支线需要改造。交通建设能力的有限性,同社会交通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只是得到了较大幅度缓解。总量短缺型的交通,正在转变为结构短缺型的交通。高起点、大跨步地完善各个层次的交通网络功能,特别是坚决拿下余下的各种硬骨头任务,今后几年,我们还得咬紧牙关流几身汗。再看看中部省区,山西已经实现太原到省内各市三小时到达,江西已经形成以南昌为圆心的六小时交通圈,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4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湖北高速公路里程今年将达到2500公里。差距和任务告诉我们,历史欠产过多、长期发展不够,仍然是我省交通最大的实际,容不得我们四平八稳地自然演进。正如盛霖部长去年五月专程来我省考察时,意味深长地说的那番话:“陕西的任务不是一般的重,只要云南、陕西能够如期完成,全国的建设目标就能如期实现”。两年来,部里对陕西交通看得很重,这次秦岭终南山隧道建成通车,盛霖部长又专程前来出席庆典,对我们继续保持现在这股冲劲,又好又快地完成“三阶段”任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站在新一年工作的起点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很好地激励自己,能够把陕西交通最辉煌的大建设期,亲手写进自己人生的阅历,这是我们一生的荣耀。
    我们要深刻领会到,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新要求,把“好”字摆在“快”字前面,不是要放缓发展的脚步,更不是要慢中求稳,核心思想始终都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召开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了交通工作汇报,为全省经济工作谋划思路。省委全会研究部署2007年工作时,书记、省长用了大段内容,对两年来的交通工作,评价得较高,特别是对交通队伍两年来表现出的奋起精神和实干作风,多次提出赞扬。元月底,建国书记带领交通、水利等几位厅局长,去蒲城考察卤伯滩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谈到贫困地区如何自强不息时,建国书记特地讲到了秦岭终南山长大隧道,说这个隧道给我们陕西争了光,是实干加科技的巨大成果。春节前,建国书记又特意叮嘱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起草组的40多位同志,全体到秦岭终南山隧道进行实地感触,为写好写实党代会工作报告积累素材。对于今年的交通工作,省委、省政府提得很重,强调“十一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要确保年均增长20%,总规模要达到17000亿,重点实施交通运输、新农村建设,其中重点建设要完成7300亿,交通要占到七分之一。古书里有句励志铭:“谋周则业立,志坚则事成”。我们大家要有大发展的成就感,但绝不能心浮气躁,一定要倍加珍惜眼前这份蓄满汗水的好势头,坚持抬头看路、认清面临的形势,坚持埋头干事、坚定脚下的征程,坚决扭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典型的旧传统格言,树立“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这个全新的理念。
    在做人做事上,我们大家都懂得这么一个理:“成功不是急着找方法,而是找方向。方向是对的,路多远都是近的,只要脚步不停,就一定会到达”。这也正是古人讲的那个道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果说,坚持发展是一种政治觉悟,那么善于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就是一种政治智慧。大家都说,这些年行业管理上,打嘴皮官司的事情太多,特别是路网养护体制、高速路建管体制、农村路责任问题、省上专业局同地市局的关系问题、高速公路企业同工不同酬问题,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会小会都没少讲,决心下了一次又一次,到头来都陷入了稀泥抹光墙的怪圈,推推搡搡、得过且过、直至麻木不仁,不光发展的效率提不起来,而且出现了公事为人情让路的消沉思想。既然组织上让我们这届党组集体主事,我们就是较了这个真,带着大家不怕引火烧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两年来我们勇敢地向体制上的拦路虎宣战,拉开了行业管理大改革、大革新的战场。大家想想:去年如果不是开春后,果断实施全省性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入夏时,全面理顺农村公路、路网养护的责任关系;秋冬时节,毫不犹豫、果断出手,打响全面治超、计重收费、服务区改扩建、重点工程冬季会战几场战役,怎么能有现在这样一个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大同心局面?!实践证明,改革这把板斧,就是点燃行业发展能量的火花塞,全系统在一浪接着一浪的交通改革中,热了身、也热了心。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在铁腕出招中,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惹下了一些小圈子、小同盟,招来了不少恶意中伤、甚至连累家人遭受无端的人身攻击,但身正不怕影子斜、心底无私天地宽,在创新行业管理、增强发展动力这个大问题、大利益上,我们就是要义无返顾地坚持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手起刀落、刀下见菜,彻底打通管理上的关节、疏通管理上的经络,让交通工作舒展四肢、奋力前行。千百年来,我们国家就一直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我们只有把个人的荣辱,融入行业的兴衰中,抱定一种“遭强敌而勇过,遇险阻而弥坚”的大无畏精神,才能巩固和发展当前行业管理自我修正、和衷共济的新局面。
    李瑞环同志曾说:什么叫做发展思路,就是坚持好的东西,修正错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九五年,我曾在韩国培训学习三个月,对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巨大成效,感触很深。韩国七十年代启动新村运动时,通电的村子不到20%,有自来水的不足15%,80%的农舍还是茅草屋。三十年来,韩国农民人均年收入,能够从几十美元,跨到上万美元,靠得就是一股太极虎的虎气,其中大规模的村间道路建设,同我们现在的情形一样,也是从修筑简易村道开始起步,进而全面转向修筑水泥路、沥青路,一干就是十多年,依托农村道路的整体升级与连片成网,把农业人口和农村经济,拉入了城镇化、产业化的跑道,最终铺就了新村运动成功的基石。山高人为峰。我们的同志在创新发展上,多一些眼界和锐气,交通工作就多一份胆识和斗志,这也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小鼻子小眼成不了大事。大家应该看到,我们的管理还有许多积重难返的地方,与大发展相伴生的新矛盾、新问题,同样棘手。特别是在前瞻分析下一步的沟沟坎坎时,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求是上下功夫。比如“十一五”完成后,全省高速公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大的工程建设基本告一段落,怎样转变为高速公路的整体功能性提升,值得很好地预研。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怎样与现在的大建设同步,同样需要我们从体制机制两个方面不懈探索。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中,大家一定要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对问题和矛盾,不能守株待兔式的,遇到了才抽刀,必须干着今天、想到明天、规划后天,未雨绸缪,抢占先机。老子说:我不变,而民自化。我们的干部,如果不能很好地辩证思维,不断刷新自己的思想锦囊,创造性地组织工作,迟早会被任务和职工推下岗。在座的,都是挂帅一方的交通战将,相信大家能够保持这种眼光和头脑,不负帅印、不负交通。
    我想讲的第二种意识:就是建设负责任的行业,必须有一种强烈的大服务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服务制胜的社会,这也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重要标志。日本人把服务当作黄金法则,在世界发展中赢得了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我看过一则报道:世界上90%的华人,喜欢用“日产车”、“日本电器”,如果全球华人停止购买日货,日本每年将损失14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外汇和国民经济,基本上是一带八的关系,损失一成外汇,意味着整个国家将损失八成的国内收入。按这个通则换算,华人每年给日本带来的创汇及附加值,占到日本经济的五分之一。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如果世界华人抵制日货,日本经济将一落千丈。除却感情因素,事实上日本产品很受欢迎,原因就在于质量好、服务好。我国目前拥有大专以上人才6650万,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17%,但分析界普遍认为,中外服务理念相差将近三十年。有人说,中国不缺服务方面的口号和目标,欠缺的是一种对服务理念的用心省悟。这些评论,对也好、错也罢,但它为我们理解党和国家为什么特别强调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个参照物。
    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交通服务,既是一项工作任务,也是一项社会任务。满足社会大众的交通公共需求,是交通工作者的第一责任。我们不少同志,亲身体验过西方国家的交通服务,处处都能感悟到现代交通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我们的交通,长期以来走的是外延型发展路子,硬件发展很快,人文的韵味不足。我觉得,适应和谐社会的交通,必须注重服务理念的确立与彰显,只有构建起一个与交通建设大跨越相匹配的大服务氛围,交通发展水平才能实现质的提升,真正体现出又好又快的内涵。我讲大服务,就是要跳出“自家蒸馍大家吃、好吃难吃都得吃”的老套路,把交通服务的着眼点,摆到全社会交通公共需求这个层面,换位思考交通消费者的苦辣酸甜,为我们的工作多注入一些人性化的元素,催生出整个交通的人文化变革。用句电视广告词来形容,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树立交通大服务意识的一个方面,是要面向全社会,展现出“双赢、多赢、共赢”的新胆识。
    交通属于全社会。经济社会的交通活动,是交通发展的生命力。系统论有一个著名定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所具有的能量,大于各个孤立部分机械相加的总和”。自然界的“共生效应”,就是这一定律的客观显现。大家想想,我国为什么要历经千辛万苦加入WTO,就是为了寻求更广阔的经济共生效应。我们这届班子,把这个理看得很真,一上来就强调全系统都要为交通发展拓宽空间。两年来,我们几个带头向外做工作,在寻求支持上,努力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惜以理相争、据理力争,带着大家大打优化交通发展环境的集体仗。人常说:天道无章,常于善人。现在的陕西交通发展环境,虽然还没有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理想境地,但是一个大支持、大协作、大交融的氛围,正在成型。交通发展环境,已经走出了阵地战的模式,全面走向主动谋求社会化大生产。
    我们坚持大开山门办交通,强调杜绝行业傲气,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地干事,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方方面面的心目中,赢得了一片新天地。无论是国家对口部委、省上几大班子、横向兄弟厅局、地市党委政府,普遍认为现在的交通,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热情和认同力度。为什么短短两年时间,省上几大班子用这么大的密度,调研指导交通工作,省政府四次召开全省性的交通专业会议;我们能够几次打动部里,专程到陕西考察;能够在交通改革和加快建设上,成为全国出经验的地方;能够在久拖不决的路面治超问题上,形成一呼百应的大联合阵势;经省政府同意,能够在公路局率先展开全省首家省级事业单位改革;能够动用公检法,帮助我们坚决收回蓝商路。用领导们的话说:就是因为你们现在的工作,干得有成色,支持起来有劲头。两年来交通取得的发展,一个行业的能量是有限的,根本动力在于我们在发展问题上,敢于打破天窗说亮话,敢于走向广阔的社会,寻求众人划桨开大船,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引来了社会力量的大聚合。成绩属于同志们在交通大发展中,激扬出的这股责任心和拼搏劲。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国民经济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现在的人文GDP、绿色GDP、综合GDP,体现的就是共赢共享的指导思想。交通发展环境的改善,只是前进路途上一个厚重的脚印,还需要我们抱定双赢、多赢、共赢的开明胆识,不知疲倦的继续去开拓。应该特别留意到:
    交通建设低成本扩张期已经过去,随着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升高,交通投资成本明显呈现攀升趋势,特别是高速公路配套服务设施改扩建,以及通村水泥路、沥青路的全面上马,加上以往的公路贷款,陆续进入还贷高峰,资金筹措的任务越来越重。越是手头吃紧,越证明我们的步子在加大,越要求我们在资源聚合上,眼界更宽、看得更远,更进一步地解决好量入为出的传统制约,依托市场强化我们的造血功能。资金是全国交通共同的难题,但是知难不难。两年来,我们能够把全省交通建设规模,从150亿做大到260亿,跃居全国第6名,就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闯难关的结果。蒙牛集团的当家人牛根生,带着蒙牛集团,能够赢在中国、创造出蒙牛乳业这一品牌,靠的就是一股创业的牛劲。他讲: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冲击300亿,不光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踏实劲,还要有一股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牛劲,深入创新交通投融资体制,处理好交通建设公益性,与商业资本逐利性的矛盾,使交通建设的磁场,更加充分地附着于社会大市场,努力实现新的共赢共荣。按照厅里的部署,高速集团已就西铜改扩建项目,与江苏悦达成功签约,采取双签制的新模式,实施西铜高速公路的四改八工程;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入股,重组养护机械化公司,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些都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四个放开”战略要求的重要举措。
    交通发展还有一个很共性的难题,就是建设与运输两轮驱动、公铁水综合运输多轨并行的问题。即便是发达国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探索整合的历史过程。美国曾经在片面强调铁路发展上,走过回头路,铁路里程曾达到40万公里,现在拆的只剩下不到20万公里,达到了综合运输应有的均衡。我国综合运输正处在全面上升阶段,2007年全国铁路将实施第六次大提速,直接覆盖包括陕西在内的17个省市,未来几年的铁路建设规模将达到一万亿。民航的运能,也扩张得很快,增长量占到全球的10%。我们虽然是非水网地区,但水运生产在局部地区,占有独到的优势。根据综合运输的必然走向,我们这届党组在解决建设、运输“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上,主意很正、抓的很紧。两年来,以发展交通大物流为着力点,城市出租车管理、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汽车场站与西安主枢纽建设、跨省大型物流主体培育、公路水路安全生产,都有了很大起色。省委、省政府要求交通在全省大物流战略中,发挥出大作为,这个目标要求,具有重要的全局性指导意义。去年,江苏的交通运输服务业,直接产生的增加值突破了650亿,今年计划达到750亿,全省客运班线的公司化经营率将超过60%。河南今年将开建七个全省性的公路主枢纽,主枢纽内的客货运输将全面实现零换乘。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步子虽然已经迈开了,今后的路还很长,运输发展上还有不少新老问题,有待研究突破。比如:高速路沿线如何方便旅客上下车、运输企业普遍摊子不大而且经营困难、本省物流通道如何与外省对接、运输市场监管与运输安全不够理想,等等,都需要下工夫研究解决。不过有个理很明: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交通大物流战略,必定会开花结果。
    ——树立交通大服务意识的另一方面,是要面向全社会,展现出“交通有情人有义”的新品质。
    春贤老部长曾经很动情地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修路架桥,实则是在书写历史。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一道道隧洞,看似冰冷的混凝土结构物,实则是克服艰险、发展进步的文明标志,是我们这代人对人民、对历史、对后人,做出的庄严承诺和郑重交代”。我们这届班子到岗后,我曾直言不讳地告诉全系统,我们带着大家,肩负起新的使命,确实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加快建设,二是如何保证质量,需要全系统挖空心思,拿出硬招。当时的质量形势,大家都很清楚,前段时间安康冷水大桥坍塌,又进一步警示出,以往质量潜在问题的严重性。痛定思痛。两年来,我们在质量问题上,重拳出击、狠下猛药,实实在在地抓了责任追究,坚决对黄延、西汉、蓝商几个质量不成样子的项目,进行了铁面问责,问得一些人丢了帽子、砸了饭碗,问出了全系统大打质量翻身仗的显著成效。
    两年来的质量翻身,并不等于我们现在的质量管理,全都做到了零缺位。和谐社会是一个大概念,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交通质量,是交通各项质量的系统组合。交通建设质量、运输服务质量、行业管理质量、安全保障质量、各项工作质量,都从不同的侧重点,直接反映着我们服务社会的用心程度。我国一家公司,去年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承建工程,因为质量问题,引起了该国总统的震怒,险些给我国酿成严重的外交风波。可见,质量不仅是个技术管理问题,也是个政治情谊问题。我们现在的工程质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同时伴随着大力度的行业改革,运输服务、行业管理、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等各项管理质量,都有了比较新的面貌。但时至今日,粗放型的印记,还在不少方面显而易见,人性化、精细型的质量管理气息,还很不均衡。工程领域的质量管理,更是让人时刻放不下心,稍一失神,就担忧出问题、坏干部,损害全行业来之不易的新形象。春节前后,我采取不打招呼的方法,独自到几个通村公路重点乡镇,做了不少走访了解,在与普通乡村群众的交谈中,我能够深切感触到,农民群众对交通建设进农村,发自内心的感情,同时我也特别留意到,一些地区的农民群众,对部分通村公路质量问题,很有议论和反映。我也当面告诉这些乡亲,我们在通村公路建设上,绝不允许任何人玩虚的、搞次的,现在都说好,过一两年就遭人骂,这样的工程,不管是谁干的,我们都要进行公开清算、坚决扫地出门。我曾经坦诚指出,无论哪个方面的质量问题,说到底都是少数人,拿国家的钱、谋私人的事,交通质量出现大问题,查起来百分之百都是腐败问题。当然,这里面也有个责任心问题,有的人没有把质量真正放在心上,工作粗放。今天,我还想告诫大家,我们这届党组,绝不会拿质量问题当儿戏,在这个社会看交通、经济加政治的原则问题上,我们讲大情、讲大义,绝不逊于私情、失之于软,谁辱没行业的生命,我们就坚决端掉谁的饭碗,这是交通服务社会应有的铁律,这根弦全系统都要有,都要绷得很紧、很硬。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交通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的窗口,也是交通文化建设的代言人。西晋文学家左思有句诗词:“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每一个服务区的面貌,都潜移默化着四面八方对我们的基本估价。对这个重要性的认识,可惜我们醒悟得整整慢了一拍。这么多年来,周边省区的服务区,已经成龙配套地转向高起点建设、园林化布局、星级酒店式服务,我们还在抱着千篇一律的二十几亩小场子、火柴盒式建筑格调,为服务区严重存在的脏、乱、差、烂问题苦恼不堪。我们这个班子上手后,下势解决了服务区厕所的保洁问题,并且拿出一笔钱,组织服务区高管人员,从东北、到京津,从中原、到江浙,系统观摩感触了一圈,现实差距和心理震撼,对大家不言而喻。同志们回来后,纷纷给党组反映,没见过哪个省的服务区,像我们这样贫气。河南的服务区,都在百亩以上。湖北的服务区,都规划有大型风土人文雕塑,一进服务区,就能领略到当地的民俗民风。辽宁的服务区,一产子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连公厕里的壁画都很考究。山东20多个服务区,一年的产值就有17个亿,光是一个泰安服务区,一年的收入就有3.5亿。可喜的是,大家现在对服务区的改扩建,对服务水平的大提升,普遍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要强调的是,服务区无论建设还是管理,都必须无条件的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绝不能像华山、耀县服务区那样,一味迁就经营者的经济利益,长期忽视交通公共产品的人文属性。服务区战役,是今年全盘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变差距为动力,坚决打好这场整容大手术,重塑出陕西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面孔。
    我们修路架桥,占的是天缘地缘,维护环境、保持生态、爱惜良田、呵护人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白居易曾写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讲出了山川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关爱自然界,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国务院决定,保证我国基本农田不得少于18亿亩,这是全国的警戒线,2007年国家只规划建设用地450万亩,光全国交通系统修路,就需要210万亩,土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我们要高度重视土地、环境对交通发展的刚性约束,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转变交通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依靠管理和技术两个创新,发展交通循环经济,开辟新的发展路子。我们陕西生态脆弱、良田金贵,同志们无论是做设计、还是搞建设,一定要牢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努力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侵扰,维持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原生态,促进人、车、路与大自然相得益彰。
    我在西汉路看到这样一幅标语:经典高速、秀美山川新华章,感到很有现代交通的人情味。高速集团按照厅里的要求,在黄延路洛河桥、西汉路汉江边,修建了两处观景台,搞得就很有创意。交通集团在秦岭终南山隧道,不仅在隧道口,依托山势特意修筑了休闲观景区,而且在隧道里,在全国率先研究设置了特殊灯光带,使这个“天下第一隧”,别有洞天、独具匠心。这些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不仅为当地增添了一道交通人文景致,而且让社会看到了陕西交通正在生机勃发的人文理念。其实,想到这些、做到这些,并不难,也花不了多大的心思和费用,需要的是我们这代交通人,回报社会的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建国书记曾经明确指出:陕西公路建设,除了有个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问题,还有个运营形象大改观的问题。我们省是全国长大公路隧道最密集的省份,隧道修得不少,管护水平却一直平淡无奇,原有的隧道大都是黑洞子,安全性、美观性以及交通建筑美学的可欣赏性,都很不足。去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拿出很大的心力,对全省主要公路隧道进行了提高性装修,长大隧道的平均照度,从整体上一下子提高了3~5度,隧道的管理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改观。社会上都说这个钱花得值。但在我们内部,也有少数人跑东跑西、借题发挥,向上级领导反映不实之词。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组织上让我和党组同志们,带着交通干事创业、勇为人先,我们就已经抱定了敢于置身矛盾旋涡的思想准备。我想,只要我们是沿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向,用理性去思考,用激情去干事,交通大发展的列车,必定是越经历风雨、越呼啸前行,因为风雨过后,一定是一片清新的世界。
    第三,把握新一年的工作,进一步做好“三个服务”,应当更加理性的树立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矢志不渝的在交通大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省企业家中有个领军人物,写过这么一段话:“人活着是一种境界。要努力做事、还要正直做人,注定了就要经受种种磨难,这是命运、更是使命。不想平庸的人,活得都这么难”。读完这则感悟,我感到的,不仅是一种心酸,更多的是一种共鸣。人常说:知多事故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如果说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同感,我觉得,中央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明确提出“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解决好每一个社会成员立身、立德、立业的人生课题,把社会责任切实落实到社会大家庭中。
    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核心竞争力。我国古代崇尚“忠孝仁义”核心价值观,发端于春秋时期、完备于汉唐宋明,成就了跨度几千年的东方文明。西方国家崇尚“民主、自由、博爱”核心价值观,发源于古希腊,成体系于欧洲大革命时期,扩张出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小平同志曾指出:推进改革开放大业,党要有共同语言,国家要有统一意志,强调的就是全党全国都要服从两个大局的核心价值观。今天,我们为强国富民展开新的奋进,中央适时提出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强调以此推进全社会的制度建设,我理解,中心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全民族的公共责任建设,增强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古往今来,人生的历程都是奋斗的过程。小胜靠才、大胜靠德,归纳的就是“平淡而不平凡、简约而不简单”的做人信条。我们拿的是国家俸禄,社会和交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交通工作中,树立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心里始终装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义务感、责任感,经常提醒自己追求高洁、摒弃低俗,把握好事业和人生的方向盘,为社会交通的文明进步竭忠尽智。古人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任何工作都是社会机器的零部件,真正的光环不在于名利地位,而在于自省自立、自强不息。雷锋的伟大,在于甘当一颗思想上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为和谐社会构筑交通大道,不需要口头支票,需要的是火热激扬的责任心,在交通各项工作中,尽显我们这一代人倾注交通的心志和心力。蒲松龄写过一幅联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就是要这样心怀交通,磨砺自我,一年接一年地干下去,一年比一年干得更好,干出陕西交通发展的新天地。我觉得,这才是我们交通人对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树立,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光大。
    现在,新一年的工作已经铺开。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的干部提两点要求,归纳成八个字,就是“严字在心、干字当头”。
    ——我说的严字在心,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坚持从严把握自己、从严要求工作
    儒学大师荀子曾经告诫世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受谏则圣”。说得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我们的干部,坚持从严把握自己、从严要求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个政治诚信问题。我们每个人的入党誓词,就是我们的思想品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用一生的忠诚,去兑现这个承诺,不仅要靠自省自律,更要靠组织上的严格管理。从人文哲学的观点来看,人性都是有弱点的,有善的一面,也都有恶的一面,尽管人们一直理想的认为:君子靠自律、小人靠桎梏,其实,君子也需要外部条件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到位的制约和监督,人性之恶必然会泛滥成灾。因此,对于干部的管理,最关键的是要严明制度、敢于批评。和谐不是和稀泥,严管是行善,放纵是纵恶,凡事都讲求一个铁规矩,切实体现出一片公心,对人对事才能一碗水端平,一级组织才能起到一杆旗、一盏灯、一面镜子的作用,保证我们的工作行善若水,保证我们的干部从善如流。瑞典人最看重诚心,路边卖鸡蛋,不仅写个字牌说明价格,而且放一杆台秤,任由路人自称自买,主人根本不守在摊子旁边,让中国游客看傻了眼。所以,诚信就意味着信任,人无诚不立,业无信不兴。
    对干部坚持严是爱、松是害,是两年来交通工作能够整体上换个面貌的重要体会。队伍良莠不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潭死水,你好我好大家好,活干得越多越寒心,到头来刺伤最大的,是整个队伍的精神头。正因为在这方面感触很多,特别是制度落实、奖惩兑现、责任追究,长期流于人情面情的痛心教训,我们这届党组在人和事的定秤上,特别强调一个“严”字,重点解决组织作用弱化、组织意识淡化的问题。我们对自身的责任定位有两点:一是把好大方向,确保交通工作不折不扣地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合拍;二是把住大原则,凡事敢于明辨是非曲直,决不搞上面抹稀泥、下面跟风转的事情。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没有毛病,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点私心杂念,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大原则不能背离,纪律不能违反,党纪国法的“红线”和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能突破。
    在干部问题上,我们的主导思想是:干部干净是前提、干事是根本,既干净、又干事,就是干部的大节,我们允许干部有不足,但绝不允许干部不干事。我们的祖先早就警示后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什么是人才?能干成正事,就是人才。没有比尔·盖茨就没有微软,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交通大发展的路途上,没有轻车熟路,不需要事后诸葛亮、空放马后炮,需要的是敢于向实践问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让实践做出最好的回答。所以两年来,我们拉下脸、铁下心,整顿不在状态的干部,坚决对不作为、乱作为、没有能力作为的干部,亮起了红灯,在黄延、西汉、蓝商几个问题成堆、社会和群众指着脊梁骨骂的项目,首开了全省交通铁面问责的第一刀,纯清省长称赞我们干斩利落、做了早就应该做的事。
    我们中国人的智商,据说是世界第一,但诺贝尔奖却始终同我们无缘,美国科学基金会认为,中国人欠缺挑战精神,我倒觉得,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厚黑学,让国人在内耗上,浪费了不少心思。岳飞和秦桧同为将相,一人一鬼、一忠一奸,就说明从古至今,品德正派的人琢磨事、心术不正的人琢磨人。即使在今天,我们身边不谋事、只谋人的人,仍然不乏其人。一些干部,干起工作老掉链子,琢磨起人却很有兴致,时不时搜罗一些新闻野史派上用场,把真正干事的干部,放倒在人际关系的围城。
    我告诉大家,我们这届党组就是不信这个邪,对于敢想敢干、敢冲敢打、敢于做出样子的干部,不怕那些“业余人事专家”张家长、李家短的咬舌头,更不惧怕那些工作平平、能量却不一般的人,在背后插黑刀、打闷棍。坚持看大节、看实绩,旗帜鲜明地保护,大张旗鼓地宣传,理直气壮地支持,毫不犹豫地重奖,敢于为干部撑硬腰、说公道话,有成绩是大家的、有过失我们来扛,不因小过而裁大将,更不搞一错定终身,就是要让刚正战胜阴损、东风压倒西风。经过两年来的强力搬正,各个年龄段真有本事的干部,得到了切实尊重和任用。干部的风气、习气,明显一振。靠能力奔前程、凭实绩论英雄的大气候,显著成型。这次公路局机构改革,30多个中层岗位,近百人激烈竞争,不仅产生了交通系统最年轻的正、副处级干部,而且有3个正处岗位,宁可空缺、宁缺勿滥,胜出者上得光光堂堂,落选者下得心服口服,集中反映了干部队伍现在的心态和导向。
    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交通工作的前沿指挥部,刚性强弱、活力大小,直接关联着交通工作的力度与节奏。针对干部流动性差,一些人老死都要守着大衙门的顽症,我们坚持干部要出得了庭堂,更要下得了厨房,坚决打破干部流动中的企事业壁垒,各种人为的门户之见,大视野的推进干部上下左右交流,对高速集团、公路局、外资办几个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改制性的大重组,实打实地激活了干部交流这河水。特别是在厅机关,针对一些机关干部,抱着公务员身份、舍不下身子下去的老问题,横下心,硬是把一批守在机关的年轻干部,推到了生产建设第一线,去淬火历练,同时破除厅里长期养成的“大机关、内循环”的近视做法,把一批优秀基层干部拔上来,担当一个方面的行业主官。厅机关的工作人群与工作活力,明显一新。
    我的观点是:在交通这个大家园,我们的干部只有工作分布上的差异,没有身份贵贱之分,只要有正经本事,能豁出身子扛起工作,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党组信赖的闪光点。干部走上新岗位,不是坐上了铁板凳,像以前那样上去就下不来。在我们这届党组眼里,新岗位就是检验干部能耐的磨刀石,拿不起工作,就坚决拿下来,无条件地当着大庭广众让出位子,让有本事的新人上来比试。我们在干部选配上,竖立的就是这杆全新的风向标,下一步的动作还将更大。按照既定的思路和省委巡视组的要求,今年适当时候,将对厅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有关岗位,大跨度的交流选用干部,加快调整、配强一些单位的领导班子与中层骨干,强力推动我们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同大发展的节拍共振起来,促进各项工作广出亮点、我们的队伍广出人才。
    交通大发展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开创性的路途,我们要与全国交通的强者比肩、高者争锋,必须强调干部有硬功夫。选干部不是选秀,交通工作选择的是创业者。长期以来,一些干部养下了总想着白手起家的坏毛病,这山望着那山高,拉关系、找门子,跑官要官精力亢奋,干起工作一累就叫、一批就跳,这样的人在我们这届党组没有市场。我想告诫我们的干部,在个人问题上,搭凉放坦、淡定自若,你就是人群里的一道风景线。毛泽东一辈子以书为伴,成就了大事。我们的干部,要想成为顶梁柱,首先要为自己加油,坚持向书本求助、向实践求援,把虚心学习渗透在为人处事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厚自己的人生积累与创业本领。在学以立德、学以树人这个大问题上,我想告诉大家:入浅水者,只会得鱼虾;入深水者,一定会得蛟龙。
    在年前召开的中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倡导领导干部,要从八个方面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七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八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我体会,这八种好风气,归结为一点,就是讲大节、重原则,讲操守、重品行。大家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缘由心生、境由心造,应当随遇而安,绝不能捧着自己的小天地,满脸的阶级斗争,什么都要争个你低我高,闹无原则的纠缠。要会干事,更要能共事。世上有能人,但没有完人。越有本事的人,越自负,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大家在一起,讲党性、讲原则、做诤友,是个大前提。在个人习性的衔接共处上,要学会使用“电脑窗口”功能,看他人优点时、点击“最大化”,看生性脾气的不同时、点击“最小化”。就像音乐,音符有高有低,才能组合成乐章。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不光是拍板定称的作用,人格示范作用更能服众,班长不是高人一等,而是体现在果断而不武断,抓工作、抓落实高人一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镇守着一方工作,同时也镇守着自己。一己之欲、荣辱不分,虽然没有牙齿、但能吃掉人的操守,虽然没有烟雾、但能熏没人的心灵。大家一定要绷紧“一岗双责”这根弦,带头多做规定动作、少做自选动作,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做到心头常亮红绿灯、不闯红灯不逆行,用自己一生的清白,保证家庭和睦、人生和美、事业和顺、行业和谐。
    ——我说的干字当头,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坚持事有千件、贵在实干
    对于今年的工作,交通工作会议已经做了全面部署,各单位普遍结合工作实际,拿出了自己的计划盘子和配套措施。今年干什么、怎么干,大的思路和任务,已经很明确。现在要做的,就是干字当头、埋头苦干,迈出新步、开好新局。自古以来,“奋发”与“有为”,就是一个前有因、后有果的关联词。天人合一的内涵,就是把“奋发”的精神,转化成“有为”的行动。当前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能不能很好地做到“一收假,就收心”,聚精会神地投入手头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全年的工作走势。各单位都要立即摇响上课铃,组织大家收起心思、铺开工作,全面繁忙起来。
    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反对形式主义的过程。我多次强调,领导就是领跑,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事事做表率,才是最好的领导艺术,只有一马当先,才能出现万马奔腾的局面。我们要求领导干部重心下移、靠前指挥,就是告诫大家,要勤于走出办公室搞调研。明祥同志抓蓝商路的整改,已初见成效,而且研究实践出了一个很有新意的工作考核办法,叫做阶段目标分解法,进行严格的阶段性考核,这个做法,很值得在全系统推广。我一直强调,“深入”必须“心入”,我们的干部走下去后,决不能摆出一副君临天下、浮光掠影的派头,必须拿出一片心系一线的真实情感,用心体察基层的冷暖、体谅基层的难处、体验基层的需要,集合大家的才思,敢于在管理上唱黑脸,硬碰硬的解决问题,现场推动工作。我说过,我们这届党组,绝不会让夸夸其谈、拿腔拿调的人得势,更不会让勤勤恳恳、干事不张扬的干部,流汗又流泪。
    落实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有个正确发力的问题。我们要着力从三个环节入手,把各项工作像上铆钉一样,对准后力贯双臂、打牢夯实。
    一是要分解细化目标责任,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交通工作会上,我们同各地市、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下来以后,厅考核领导小组要进一步排出单子,盯牢主要任务的分解下达,厅机关各处室也要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管理责任。两年来,我们的工作能够有了崭新的局面,关键在于,我们对责任问题看得真、盯得硬、落得实。今年,是陕西交通决战第一阶段大目标的冲刺攻坚年,各项工作到年底,都要凸现出一个带有里程桩意义的分水岭,任务同责任一结对子,就只看结果,没有二话,不完成、不脱钩,坚决问责到人。党组的任务,就是发现和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党组所有成员,都要按照工作分工,担起包片区、包线路的硬责任。各单位都要责任到人,量化到阶段性达标要求,在交通工作一盘棋的总路数下,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就像我们去年打的几场大会战一样,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二是要从重点、难点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全年重中之重的火车头任务。善于牵一发、动全身,抓点示范、推进全局,是个决定全盘胜负的战略战术问题。没有统筹有序的战法,只会打乱仗。我们在交通工作布局上,提出紧紧把住“一个龙头、两个重点”和“大运输、大物流”,将原定的2010年目标,提前到2008年完成,这就是排列组合各项任务矩阵的中轴线。两年来,围绕这个坐标系,我们打赢了一系列硬仗,创出了全局工作的新气象。今年,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的龙头,要进一步振翅高飞,全年新增高速公路420公里,全面完成国道主干线建设任务,跨入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省区之列,同时以每年万公里的真情实意,进一步扩大通村公路的受益面,还有“三年无病害、五年无大修”的质量目标,交通大运输、大物流的迅跑起飞。这些,都是贯穿全行业的主线性任务,需要举全系统之力,勇夺制高点。这些大任务、硬任务,就是全面打响今年攻坚战的第一信号。全系统都要围绕这个大脉络,定好位、选好突破点,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发动起单位的职工,用出大力、流大汗地豪迈干劲,推动今年的工作,在开春后,来一个大起身。
    三是要深入推行考核问责制度,实打实的体现制度的刚性。干任何工作,责任心都是功败垂成的第一开关。强化责任心,不能只靠以往那样的说教,根本性的要靠制度的刚性。问责不是目的,但没有人敢于问责的目标责任制,只会流于大会小会,光见开花、不见结果。两年来的交通大奋起,鲜明告诉我们:搞好交通工作,不怕任务大、就怕没标尺;不怕要求高、就怕没责任;不怕担子重、就怕没奖惩。在任务督办、考核奖惩、责任追究这三把铁尺子上,我们这届党组,无私、更无畏。该问责,就要一问到底,问出一个众目睽睽的天理良心来。我说过,如果大家能把给自家装修房子的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上,把处心积虑为孩子上名校的心思用在破解工作难题上,把扑着跑着办理自家事的劲头用在工作中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上,这些年的工作,就不是那个光景。陈云同志曾说:干革命工作,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社会上点评交通是个干实事的行业,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来之不易的口碑,抱定一腔公心,严明奖惩制度,无为要问责、无功也要问责,把任务干砸了,更要问的责任人良心自愧,还大家一个公道。
    我今天谈的这些内容,是我们党组一班人共同的认识,更多是想代表我们这届交通厅领导集体,和同志们一起,谈心交心、互通思路。度过春节长假,又是一年岁岁新、又是一年春好时。新的任务,正在催促着我们继续向前开拓,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艰辛中书写壮志,在奋斗中成就大业。最后,我想借用十个字,与全系统几万干部职工一起,为新一年的交通工作,起步壮行。那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谢谢同志们。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电子邮件:jtt@shaanxi.gov.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