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曹森厅长在全省发展通村客运现场会议上的报告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09-30 18:44:08 点击量:15939
全面加快通村客运发展
服务农民安全便捷出行
——在全省发展通村客运现场会议上的报告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曹 森
(2009年7月2日)
 
同志们:
    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结束不久,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发展通村客运现场会议,这在我省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安排部署全省发展通村客运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总结交流经验,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推进通村客运发展,加快完善农村公共交通,为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好服务。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洪峰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把握形势,统一认识,增强通村客运发展使命感
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连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这对加快农村公共交通提出了新要求。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是贯彻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践行“三个服务”理念、提升农村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环节,是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重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交通运输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我省交通系统的殷切期望。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些新要求,把加快通村客运发展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加强农村公共交通服务要求加快发展通村客运。农村公共交通有赖于完善的道路网络、运输网络和服务管理。通村客运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近几年,我们强力推进以通村水泥路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新改建农村公路6.8万公里,到2008年底,全省86%和70%的建制村通公路、通水泥路,显著改善了农村公共交通条件。但从全省看,通村客运发展明显滞后于通村水泥路建设,是制约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发展的大瓶颈。通村客运通达广度深度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山区、边远地区建制村通车率更低,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即使一些通了班车的地方,密度低,班次少,造成农村公共交通的“短腿”或“断腿”。我们必须在继续实施通村水泥路工程同时,加快推进全省通村客运工程,真正做到路运并举,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第二,服务农民安全便捷出行要求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服务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既是通村客运发展目标,也是根本目的。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农民出行需求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不仅要求出门有车坐,下车能到家,并且要走得安全、便捷、舒适。这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通村客运发展与农民出行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通村客运服务方式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低,经济适用性能差,运营管理粗放化,设施环境卫生差,运行安全隐患多,客运事故频率高。特别是客运市场非法经营屡禁不止,甚至一些黑恶势力垄断市场,妨害安全运营和公平竞争。农民群众出行一怕被宰,二怕事故。这是通村客运发展值得深思且要下势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以加快通村客运发展为契机,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提升通村客运发展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
     第三,构建现代道路运输网络要求加快发展通村客运。现代道路运输网络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建制村。目前,依托高速公路的城际客运、国省道的干线客运及县乡公路的农村骨干客运,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发挥着“运输干线”的功能。通村客运犹如“毛细血管”,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是干线客运集疏运的基础网络和重要终端。目前,通村客运还是现代道路运输网络的一块“断板”,乡村之间、村村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发展不平衡,网络不完善,客运盲区多。构建各层次有机衔接、结构和效益最优的运输服务体系,必须把“微循环”搞好了,系统的“大循环”才能更协调、更有效。因此,我们要站在构建现代道路运输网络全局,审视、把握并全力推进通村客运发展。
     第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要求加快发展通村客运。通村客运是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没有通村客运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城乡客运的一体化格局。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影响,通村客运长期未得到重视,通村客运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扶持政策缺失,资金投入不够,行业管理不到位,导致通村客运发展慢,制约了农民的出行需求。因此,必须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提高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使农民尽快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现代交通的便利,这是我们交通运输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发展通村客运,是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工程。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必须把加快通村客运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做到四个转变:尽快实现由重视通村水泥路建设向路运并举、协调发展转变,由满足于开得通向开得好、可持续发展转变,由重点抓点线通达向网络化、一体化发展转变,由低水平、粗放式增长向高起点、高质量发展转变,把这项惠民工程办好办实,真正让农民群众享成果、得实惠。
     二、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加快通村客运发展上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通村客运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为目的,抢抓通村客运发展新机遇,坚持政府推动、行业主导、企业运作、市场经营的原则,切实抓好“五个重点”即设施建设、网络发展、结构调整、服务升级、监管强化。大力推进“五个统一”即政策法规统一、装备标准统一、客运市场统一、行业监管统一、服务质量统一。全面推进通村客运发展上水平,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安全、便捷、经济、优质的公共交通保障。
     通村客运发展的六条目标:设施健全——通村公路与客运站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网络完善——实现路通车通,达到广覆盖,深通达,通村客运有效对接干支线客运网络;结构优化——客运装备标准化,组织运营公司化,所有通村客车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市场统一——市场对外开放,主体充分发展,竞争公平有序;服务规范——运营安全快捷,服务诚信文明,出行放心舒心;经营集约——客运资源配置优化,客运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有效益,可持续。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任务:
     (一)加强运力调整,提升技术水平
     推进现有通村运力结构调整,是当前通村客运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为加快推进通村客车更新,经省政府同意,省厅决定投入2至3亿元资金,专门用于通村客运车辆资金补助,每辆补助2万元,车辆总数控制在1万辆左右,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善通村客车技术装备水平。这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目的是让农民出行不仅有车坐,而且坐好车,坐舒适车、安全车、放心车,提升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运用好这一惠民利民的政策,以此为契机,加大通村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力度,组织好新车投放工作。今后各地凡新增加投放的通村客车,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否则一律不允许进入通村客运市场,更不允许机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非法改装车、报废车和拖拉机从事通村客运经营。推进通村客车结构调整,要妥善处理新车投放与原有车辆退出的关系,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工作要做细,不要引发新的矛盾,确保客运发展、市场稳定、行业安定、群众满意。
     (二)加快设施建设,完善客运网络
     通村公路建设是通村客运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全省通村水泥路建设保持着大规模、快速度、高标准发展的势头,但要实现全部乡镇通油路,全部建制村通公路,任务还很艰巨。因此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快推进通村水泥路建设,到2010年必须完成新建、改建通村公路的目标任务,尽快形成干支相连、安全便捷的通村公路网络。
     客运站点是通村客运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要足够重视通村客运站点的建设,真正把通村客运站点纳入通村路网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力争到2012年,95%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85%的建制村建有简易客运站(点)。为此,厅调整提高了通村客运站点建设资金补助标准,乡镇等级客运站补助提高到35万元、建制村简易客运站(点)补助提高到2.5万元。通村客运站点选址,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出行习惯,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按照“人便于行”的基本要求,确定站点位置,多种形式建设。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鼓励客运企业投资,吸收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通村客运站点建设。通过努力,要形成一个以乡镇站为中心,行政村简易站、停靠点为组客点的通村客运网络,为农民群众按点候车、及时乘车提供便利。
     (三)培育经营主体,创新运营模式
     推进通村客运公司化改造,大力培育集约型、规模化的经营主体,是加快通村客运发展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厅对通村客运企业购置新车实行资金补助的有利时机,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采取产权重组、股份制改造和兼并联合,引导经营者进行有效整合,逐步使通村客运市场以公司化经营主体为主导。这样可以平衡经营风险,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市场稳定,确保通村客运健康发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通村客运发展的重点任务。通过各个方面努力,培育出一批通村客运公司化经营的示范县、示范企业和示范线路。推进通村客运公司化改造,对现有的个体经营户和挂靠车辆,按照“自愿参与、资金入股、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的原则进行整合,实行股份制合作,妥善处理改造过程中具体问题,充分照顾到各方的实际利益,确保公司化改造顺利实施。培育通村客运经营主体,还要引导大中型道路客运企业积极参与通村客运,组建和设立从事通村客运分支机构,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客运经营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对陕南、陕北边远山区的客运线路,也应允许个体客运户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经营,避免搞“一刀切”,影响行业稳定。要适应农村客流分散、流量小且不稳定、不均衡的实际,摸索和创新通村客运新的运营模式,采取定线定班,或划片经营,增开季节班车、周末班车、赶集班车、学生班车、循环班车等方式,解决偏僻地区农民群众出行问题。
     (四)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进一步扩大通村客运市场开放,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客运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企业之间合作,促进通村客运发展。建立公平竞争的通村客运市场机制,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企业开放的,都应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退出机制,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申请经营农村客运支线、冷线,或偏远山区线路的,可简化审批程序,可予优先审批。新开农村客运线路的经营者,可在经营期限内享有专营权;经营期满需增加运力时,原有经营者享有优先权。与此同时,要结合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通村客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联合执法,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净化通村客运市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五)强化客运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客运安全是通村客运发展的关键。要把通村客运安全提高到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来对待。通村客运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严把通村客运市场准入关,凡不符合安全规定条件的企业、车辆、驾驶员,一律不得从事通村客运经营。通村客运安全生产与客运线路审批、质量信誉考核挂钩,具有不良安全生产记录的企业,不允许开辟新增客运业务。要加强对通村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跟踪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考核不合格要缩短经营期限直至取消经营资格。加大对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监管,督促企业主动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界定事故责任,严肃处理责任人。
大力推进通村客运服务规范化建设,通过健全服务标准、制度规范,强化约束机制,激励企业加强管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结合客运经营公司化、线路公交化改造,开展通村客运文明单位、文明线路、文明标兵创建活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使通村客运成为农村公共交通服务的亮丽风景线。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掀起通村客运发展新高潮
     发展通村客运,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要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实抓好,必须勇于探索,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全省通村客运发展新局面。
    (一)规划先行,统筹安排。规划是发展的先导。发展通村客运首先要有好的规划。编制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一个结合,两个重点”。一个结合,就是通村客运发展规划与通村公路建设结合,在公路规划、设计、征地和建成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通村客运发展的需要,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客运站点的建设,要选择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客流相对集中的建制村建等级站或停靠点,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就近乘车下车;另一个重点是线路布局和运力投放,必须统筹考虑新开线路与原有线路的对接,做到布局合理,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尤其要加强陕南、陕北边远、贫困地区通村客运发展,着力提升这些地区的客运供给能力,提高覆盖面和通达深度,确保通村客运服务的普遍性。要加强城乡客运资源统筹协调,加强通村线路与干支线、城镇公交线路的有机衔接。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施行,推动发展上水平。
     (二)政策引导,加大投入。通村客运是为农民群众提供普遍交通服务的公益性产品,属于市场“缺位”而需要政府“到位”的领域。鉴于目前农村客运市场客流不稳定、运营成本高、效益不理想、企业经营难的实际,应切实加强对通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扶持引导。一是与有关部门配合,抓紧研究扶持通村客运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站点建设征用土地政策,以及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二是发挥省厅关于通村客运车辆补助资金政策效应,积极争取公共财政对通村客运发展的投入,重点是争取将通村客运站点建设纳入市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范围。三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加大对通村客运站点建设、车辆购置与投保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这些政策支持,有效破解通村客运发展资金难题。
这次会后,省政府将要印发《关于加快通村客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通村客运发展的倾斜政策,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主动向市县政府提出贯彻实施具体意见,推动通村客运迅速起步,加快发展。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一是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尽快研究起草争取出台《陕西省农村客运管理办法》,完善法规规章,推进依法治运、依法管理。二是加强标准规范。加强通村客运市场准入、站点建设与管理、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客运企业诚信评价等方面的标准、规程、规范,将通村客运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强化监管服务,简化程序,改善服务。推行通村客运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实行客运线路报备登记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经营者素质和服务质量。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行政处罚,保护合法经营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资金管理。这次对通村客运车辆的补助资金是政府公共资金,必须用之于民。要严格执行省补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公开透明,谁买车,谁享受,直接发放到购车人手中,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开现场会,公开发放。要加强专项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发展通村客运,是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任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工作落实机制来保证。省厅将要成立通村客运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通村客运发展和改革,各市县政府要像加快通村公路建设一样,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沟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营造通村客运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紧制定加快通村客运发展的规划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指导,严格实行问责,确保通村客运目标完成。同时,要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通村客运发展,防止出现伤农损农事情,建立和谐稳定的客运发展环境。
      同志们,加快通村客运发展,事关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交通人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要以昂扬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全面提升通村客运发展水平,为三秦父老奉献一流公共交通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电子邮件:jtt@shaanxi.gov.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