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不至于如此危险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资治通鉴》第二十一卷录:汉武帝太初二年,太仆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当公孙贺被招参加拜受丞相的仪式时,他不肯接受印信,叩头哭泣不起。汉武帝根本不理这些,仪式结束即起身离去。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公孙贺不得不接受印信,出宫后长叹一声:“我从此危险了。”时下,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和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落马之后,都叮嘱子女“千万不要从政”。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几千年来,从政做官进而兼济天下一直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抱负和最高追求。为什么有人说从政做官是一种“高危”职业呢?
“做官危险论”产生的原因大约有三:一是当今中国社会正急剧转型,已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风险高发期”,风险性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之一,这种风险性已经实实在在地渗透到了各个阶层、各类人群,包括官员;二是官员手中掌握的权力资源多,面对的诱惑大,投机钻营者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官员稍有不慎,就会落入精心布设的陷阱,从而身败名裂;三是中央新政在削弱官员显形和隐形特权的同时,社会监督热情不减,官员被置于聚光灯下,一言一行都受到极大关注,做官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其实,“做官危险论”是个伪命题,只是对企图以公权谋私利者才成立。因为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庞大的干部队伍中,那些“出事”的官员仅仅是少数。官员因为贪庸才有危险。假如立志做人民公仆,遵纪守法、自觉接受制约和监督,何来危险?不过,“做官危险论”也不全无益处。古人说: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为官之人,只有懂得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群众、敬畏责任,才能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如何做好官,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利,始终是官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要严格自律。作为官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惕权力对自己的腐蚀,真正明白掌权不是一种荣耀和风光,更不是一种利益和特权,而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一份奉献。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汉代刘向在《新序·节士》中记述郑相子产拒鱼的故事。子产曰: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要学会知足常乐,生活上向低水平的人看齐,工作能力上向高水平的人看齐,用理智战胜私欲,做到心不动于红利之欲,手不伸于物流之诱,目不炫于七色之惑。
二要接受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贪官之所以敛财成功,主要是体制“通风不好、阳光不足”。监督既是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关爱和保护。要自觉接受监督。领导干部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虚怀若谷的胸怀、闻过则喜的境界、从善如流的精神,正确对待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注意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只有不断从批评和监督中发现差距,才能找准方向、改进工作,有效避免决策失误、执行走偏、行为失范,才能树立公信、赢得民心。
三要贴近群众。官员的权力来自于群众,群众是执政的社会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是最危险的事情。各级干部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心向人民学习,虚心接受群众建议,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做到饱含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职、善谋惠民之策、勤办利民之事。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爱戴,做官不仅不危险,还能心宽位正美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