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强化辖区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及时掌握涉路事项基础信息,自3月上旬起,省路政执法总队第十支队按照“全、实、细、严”的原则,组织所辖各大队深入开展高速公路涉路事项排查统计工作。
全域覆盖,精准摸排,筑牢数据根基。支队主管领导带领业务科室深入一线开展思想动员,统筹推进排查任务。要求各大队坚持“全”字为先、“细”处着力,依托“徒步巡查+科技赋能”模式,综合运用测距仪、无人机等工具,对辖区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的建(构)筑物、管线设施等涉路事项进行拉网式排查,逐项标注桩号、距离、结构等关键信息,确保数据无遗漏、不缺项。目前,各大队已全面进入排查阶段,为后续动态监管奠定坚实基础。
实地溯源,深挖细究,确保信息真实。围绕“实”的要求,各大队在排查中同步开展溯源调查,走访属地村委、产权单位及沿线群众,通过调阅历史资料、比对建设许可、现场访谈核实等方式,逐一确认建(构)筑物的修建时间、权属关系及合法性,分类建立问题台账。针对争议事项,支队联合自然资源、属地政府等部门召开协调会,依法依规厘清责任,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又坚守路政执法红线。
严格督导,闭环管理,压实排查责任。坚持“严”字当头,成立专项督导组下沉一线,通过随机暗访、进度通报、约谈提醒等形式,全程监督摸排流程,对避重就轻、虚报瞒报等问题实行“零容忍”。同时,推行“日汇总、周研判”机制,要求各大队每日更新排查进展,每周分析难点堵点,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整改,形成“排查-反馈-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模式。
普法同行,凝聚共识,深化共治共享。摸排中,执法人员将普法宣传贯穿始终,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案例警示等方式,向沿线群众普及《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重点阐释建筑控制区范围、涉路施工审批要求等内容,引导群众理解支持路政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普法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超2000人次,为排查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第十支队将以此次排查统计为契机,持续完善涉路事项动态监管机制,推动高速路政执法向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转型,为高质量精准执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守护高速公路通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