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平局长在全省公路行业质量安全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3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省局组织召开全省公路行业质量安全工作会议,这对于大家认清当前工作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做好今年全行业质量安全工作很有必要。刚才,马云祥总工程师按照省局安委会研究的意见作了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工作形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我完全赞同。同时,省局近期先后印发了《全省公路行业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13年全省公路行业养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请一并抓好落实。杜相如副局长宣读了表彰通报,在此,我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同时希望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学先进、赶先进,不断推动行业质量安全工作取的新的更大的成效。省局和各市交通运输局、各公路管理局签定了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这不仅是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的确认,更是一种行业承诺,是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因此,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恪守承诺。下面,我结合自已对质量安全工作的理解谈3点体会:
一、思想认识决定行为自觉
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没有统一的行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认识更为关键,只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质量安全工作,思想上有位子,工作上有路子,资金上有盘子,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扭住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个龙头不放松。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安全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到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视察时,提出“安全发展”这一概念。同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把坚持“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能否实现安全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用了500多字强调安全生产工作,是历年来反映安全生产工作字数最多的一次。他指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生产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为落实安全发展战略,国务院2010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1年出台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2012出台了《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特别是30号文件中所规定的公路部门养护生产、路政管理的责任,我们必须严格履行。3年连续3个安全生产生产方面的重要文件,这在我们国家政府的工作中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从战略高度划定了一条生命尊严的“高压线”。交通运输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十六字“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方针,用2013年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交安监发〔2013〕1号),3月初,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三基工作的意见》(三基是指基层、基础、基本功)。省厅冯西宁厅长在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系统“以安全应急保畅为目标,大力改善交通公共服务”的要求。
安全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实现工业化的过程预示着正处于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目前,我们的省情也和全国多数地区一样,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据统计,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事故爆发期持续了70年。美国在工业化时期其事故爆发期也持续了60年,二战以后的日本,其事故高发易发期同样持续了28年。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安全生产工作尤其重要,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质量安全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情省情,更离不开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全省公路行业质量安全的形势来看,总体向好,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到位、治理整顿不到位等“四个不到位”是全行业目前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思想认识尤其重要。全行业要用 “为社会公众提供合格的公路产品和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行业的核心价值、根本责任和永恒追求”的行业理念统一思想。公路是一个公共产品,作为产品必须达到有关公路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等级、标准和相关要求,才是合格产品。2003年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道路通行条件作为交通安全的一项指标,提出对由于道路条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相关部门要承担责任。而在公路公共产品的特性表现中,质量和安全密不可分,质量是安全的根本保证,提高质量,是为了保证安全;保证安全,是为了促进发展。这就是我提出“核心价值、根本责任和永恒追求”的基本考虑,也是我们行业共识的结晶。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应当成为我们永远遵循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责任落实决定工作成败
新当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阐释“中国梦”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对于我们行业来讲就是要确保辖区内每一条道路安全畅通。我们要在全行业唱响 “安全至上、质量为先”的主旋律。在落实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上出实招、动真章,使其形成链条,形成体系,一环扣一环,以此推动质量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全国各地发生的安全生产重特大责任事故基本上都是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的,教训非常深刻。
我们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体制机制、格局布设都是围绕着落实责任展开的。去年,我们在制定公路工作目标时,三年工作思路强调 “一年强基础”,强基础指的主要是制度基础。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对行业各级的质量安全责任规定的非常明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付诸于工作实践中。从我们行业来讲,主要是三大责任体系:企业主体责任体系、行业监管责任体系和政府管理责任体系。企业主体责任重点是“五个应当”:企业应当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应当履行工作职责,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当执行行业标准,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政府和行业监管责任主要是“七项责任”:领导责任、规划责任、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责任、监督检查责任、经费保障责任、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责任、事故调查处理责任。这既是针对各级政府,又是针对有关部门,也是针对行业的。政府行为是由组成部门履行的;行业行为是部门职能的延伸和具体,是政府授权监管的。在现行的体制下,公路行业的安全将政府、行业、企业的责任“三位一体”归集于公路管理机构,因此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将其统筹于行业的生产管理中。
西方法学界有一个 “毒果子”理论,大意是果树上的果子如果一个有毒,人们就会认为一树果子甚至一园果子都有毒。“三鹿”毒奶粉事件被媒体称为是一场明知故犯的行业共谋,一次利益驱动下的无意识的“灭婴行动”。这种说法虽有夸大之嫌,但由此导致整个行业的衰退,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却是不争的事实。“三鹿”事件后,老百姓不信任国产奶制品了,跑到香港买洋货,抢了当地婴幼儿的饭碗,常住民不干了,港府出台限购令,闹的沸沸扬扬。我们行业也有类似情况,一座桥的坍塌,一段路的损坏,就会引发公众无穷的联想,就会出现信任危机。因此,我们反复强调质量安全是行业的生命线,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健全奖惩机制,并用铁一样的手段维护规范标准、制度措施的严肃性、权威性,才能确保质量高标准、安全无事故,才能建立行业信任,才能谈得上行业进步发展。
今年要对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一个刚性的工作要求。由省局选择一个市级单位进行试点,把我们生产单位的责任、行业监管的责任和履行政府职能的管理责任梳理清楚。要按照《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把强基础工作继续深化,使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今后所有的监督检查,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上。要检查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到位不到位,各级是否履行了监管职责,有没有规范化的监督检查工作内容和标准,检查后有没有落实整改措施。要提高质量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严格落实养护工程师制度,每个公路段必须有一名养护工程师,必须有一个安全员。要把行业安全“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建设作为省局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和规范。
三、基础决定全局,防患才能未然
“双基”建设活动今年就要结束了。活动结束,但我们打基础的工作不能结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基层是工作的基础,工作落实的好坏要看基本功扎实不扎实。抓住基础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工作的方向和根本,也就抓住了质量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质量与安全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质量本身同时又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一部分,作为源头,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无质量,则无安全。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个需要我们全行业各个层级、每个人天天面对的工作。
要从坚决落实重大部署抓起。前面,马总安排了几个方面的重大工作部署,安全生产方面主要有“平安公路”、 “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活动,“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等等。质量方面我们从行业实际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安排了一些具体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共同点,又有侧重点。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基本思路都是为了抓基层打基础、规范化的推动落实;侧重点主要体现在工作范围、方面的不同,以及关注重点的不同。因此,我们行业在组织开展活动时,既要个性化的区别对待,防止大而化之;又要共性化统筹推进,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不同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任务,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责任。今年我们全行业在贯彻落实重大工作部署中,要重点规范五个方面的工作:规范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危险灾害路段养护生产管理,规范桥梁运营安全管理,规范路政巡查痕迹化管理,规范通行安全应急管理。
我特别强调,今年要结合“平安公路”创建活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常态化的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根据季节变化,在入汛前的4月份和入冬前的10月份组织开展桥梁、危险灾害路段的全面排查治理,并从养护生产、路政巡查方面,每月形成道路安全通行条件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按照路网结构改造工程项目库的要求,将动态的危险灾害路段数据库作为路网结构工程项目库的依据。二是建立分层次的重点安防路段,分别明确为省级、市级督办路段,并逐路段明确养管责任人和安防措施。三是进一步健全桥梁、危险灾害路段养护生产管理的工作规程,促进日常养护标准化、排查整治规范化、工作机制常态化。四是以危险灾害路段为重点,建立分级(层)次、有机衔接、快速响应的交通保障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五是逐步启动公路安全评价工作。
这五项工作是“平安公路”创建活动的年度工作重点和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的重要内容。各市要明确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通力协作、上下联动、狠抓落实、取得成效,以此实现行业安全管理的制度自信、基础自信。
质量方面,近年来我们在制度建设、责任落实上下了很大功夫,总体效果是好的。但质量问题、质量通病仍然屡禁不止。首先是设计质量。目前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设计管理办法省厅正在研究,必要时省上要进行统筹。第二,在项目管理上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继续强化六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强力推行质量目标策划和“五化管理。第三,强化政府的质量监督。质监站是代表政府履行监督责任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第四,强化行业监管。从市场准入,到工程转段验收,到主要原材料的检测,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第五,要建立干线公路养护建设工程质量档案,对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严格问责。
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它绝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综合治理。让我们在省厅的坚强领导下,全行业上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质量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