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10月9日,黄龙县农业农村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现场观摩团走进秀美古镇白马滩,观摩团先后深入碾子湾田园综合体示范点、神玉村小庭院大增收示范点、河西坡村南河路进行观摩指导,听取了白马滩镇的工作汇报。
“三个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碾子湾田园综合体示范点,镇党委书记石玉龙从建设理念、运营前置、招商引资、延链补链强链、联农带农促增收等方面向观摩团介绍了白马滩镇充分发挥“五级联动”机制优势,大力发展依山经济、沿河经济和庭院经济,形成了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普研学,绿色培训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村和美、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副镇长聂帅以“三个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联农带农”打开乡村致富门”为主题,向观摩团详细介绍了白马滩镇通过环境整治“小切口”提升和美乡村“大颜值”、“乡土味道”赋能“休闲美丽乡村”建设、“三个经济”助力群众增收等举措,建设“田园康养、科普研学”的生态和美小镇,真正把村庄变成了景区,民房变民宿,农民变股民,将村集体和群众镶嵌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链条上,让庭院的“方寸地”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园”。
“小庭院”催生联农带农“大经济”
“白马云栖田园民宿是我们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经济的典型代表,具体说就是群众将自家闲置院落、房屋腾出交由村集体统一按民宿标准装修,再由企业统一管理运营,所得收益按比例给群众分红,让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成功转型,走出了一条“小庭院大增收”的致富路。”
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间巷道,走进神玉2号院,不觉眼前一亮,只见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精致典雅的装修风格,吸人眼球的萌宠玩偶,各类家电家具一应俱全,顷刻间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副镇长陈萌从民宿产业发展思路、经营模式、设计理念、营销手段、联农带农等方面娓娓道来,观摩团纷纷表示白马滩镇发展思路新、干部作风硬、联农带农成效显,呈现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据了解,白马滩镇采取党委政府主导、村集体实施、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鼓励群众利用闲置房屋、闲置院落发展乡土特色民宿,共对神玉村5个村民小组、105户群众的闲置房屋进行了改造,可同时接待513人住宿,真正让庭院有看头更有赚头,让“小庭院”谱写稳定增收“大篇章”。据统计,85名村民通过民宿管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保洁员、开办农家乐、农家小店等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民宿建设过程中为285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吸引了25名返乡青年、乡贤群体等本土人才回乡就业。截止目前就民宿产业已带动神玉村105户群众户均增收1.69万元,十月底将突破2万元。
“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结合白马滩镇气候状况、群众耕作习惯等,我们采取“日常养护+季节性养护+突击性养护”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管理养护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日常养护主要由村级路长牵头,养护责任人具体负责割草清表、垃圾清理、水渠清理,路肩整修等;季节性养护由镇管理站牵头,路长和养护责任人配合,主要对损坏的标注牌、防护栏、反光镜等设施进行维护,及时清理夏季路边落石、冬季路边草木,统筹保障行车安全和防火安全;突击性养护由镇管理站牵头,各行政村配合,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抢修因冰雪、暴雨及其他意外导致的路面、路段损毁等,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公用事业服务站站长马晖翔为观摩团讲解道。
近年来,白马滩镇按照省市县“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一路一长、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路长制,夯实村党支部书记管理责任,建立“镇有监督员、村有路长、段有养护员”的养护管理体系,实现全镇村庄道路全覆盖。同时,把道路养护、路域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围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发展要求,为“农耕研学、田园康养”和美小镇提供坚强保障。
广袤田间播种新希望,美丽乡村孕育新动能。下一步,白马滩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同心同力,真抓实干,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争先进位的责任感,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奏响“三个经济”交响曲,共谱“和美乡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