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拓展思路 创新理念,科学编制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魏培斌副厅长在全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布置会上的讲话

来源:厅规划处 发布时间:2011-03-10 23:28:29 点击量:15058

 

同志们:

    2011至2015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重要机遇期。科学编制“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认真描绘未来五年交通发展宏伟蓝图意义重大。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上有关要求,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客观评估,全面总结交通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厅党组带领全行业干部职工,抢抓历史机遇,全面加快发展,不断深化改革,齐心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实现了陕西交通运输事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十一五”是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

    (一)规划引领,陕西交通发展驶入快车道

    按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带来的新机遇,厅党组超前谋划、高点定位,用新思路领导新发展,以大手笔绘制新蓝图。

    一是提出了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战略、新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个龙头、两个重点”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大运输、大物流”的发展方向,实施了“举债搞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把“怎样发展快,就怎样快发展”作为工作安排的出发点,坚持“好要好出好水平、快要快出高速度”,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创造发展优势。这些前瞻性、大气魄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带来了行业思想大解放,引领了交通建设大发展。

    二是编制了一批中长期和区域性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及时研究提出了“345”高速公路网;面对国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机遇,认真总结公路交通在应对自然灾害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又及时将“345”网调整成“2367”网,把高速公路路网规模由5000公里调增至8000公里,并提出新的“三阶段”发展目标。立足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完善省境内5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的客货运站场布局规划,及时明确了我省运输站场近、远期发展方向、建设重点。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要求,相继编制出台了交通支持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和陕南突破发展的专项规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发展开发交通专项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专项规划等。这些规划增强了全省和三大区域交通发展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为支持陕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适应国高网项目审批程序日趋严格的新要求,工可、初设平行交叉作业,创造性地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常驻北京强势公关,落实专人、跟踪审批。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省级高速公路尽早批复。四年累计获得立项批复20个高速公路项目1700公里。进一步完善审查、咨询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进度,为加快交通建设提供了保障。

    此外,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建立了通村、通乡公路基础库和项目库,省政府率先与交通部签订了部省农村公路共建协议,四年累计争取国家110亿元的高强度投入。

    (二)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加快交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的动员令下,我们解放思想、强势推进。交通投资规模逐年快速增长,预计五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近50%。预计五年新增公路3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2100公里,分别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6%和110%。

    ——高速公路。抢抓有利机遇,坚持“四个放开”,推行“四年变三年,三年变两年”加快举措,实施建设主体多样化,强势推进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五年新增通车里程2100公里,创出了年均通车400公里的高速度。2007年突破2000公里,2010年将超过3400公里,提前两年实现市市通高速规划目标。建成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西汉高速公路、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充分展现了陕西交通发展新形象。形成了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达到的“一日交通圈”。

    ——农村公路。在国家实施通乡油路和通达工程基础上,自加压力,将通达与通畅有效结合,制定了“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政策,提前五年建设通村沥青(水泥)路。预计五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其中新建通村沥青(水泥)路7万公里,使全省100%乡镇通上油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上公路,其中全省85%建制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关中地区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使我省农村公路发展达到中东部发达省份水平。全省1900万农民群众走上了奔小康的乡村公路,在自己村口就能坐上班车,在田间地头就能交换农产品。去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我省召开,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干线公路。牢固树立“建设是创造财富,养管是保护财富;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改变过去“尽铁打镰”为“按需投入”,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树形象、四年抓巩固、五年迎国检”部署,全面推进干线公路养建工作上台阶。高速公路通过整治路面、治理环境、整饰桥隧、扩建服务区等,路容路貌焕然一新。国省干线以“三化两全”为目标,努力构建大公路、大养护格局,五年累计实施大中修工程6300公里,建成养管示范路3500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路况整体水平跃入全国先进行列。公路超限治理实行“严管重防高速路、全面控制干线路、保护稳定农村路”,出台《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建设成果。我省治超的做法得到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运输站场。坚持“两轮驱动”发展战略和“路运并举”和谐理念,加大运输站场建设投入力度,完善运输服务设施;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做到路通车通,方便群众出行。四年累计建成29个一、二级客货运站、434个五级客运站、5918个招呼站,使全省90%市拥有一级站,88%县拥有二级客运站;20%县城建成等级货运站;49%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22%建制村建有停靠站,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运输站场体系。

    ——内河航运。以汉江梯级开发为重点,先后完成喜河库区航运工程建设,建成汉江火石岩至紫阳80公里省级文明航道,完成农村公路渡口改造117处和渡船改造145艘,参股建设蜀河水电站,实施地方海事规范化建设工程,内河航运事业发展实现上水平。

    (三)理念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新突破

    以“三高三化六统一”为抓手,加快推进公司化、集约化经营步伐。对早期建成运营的高速公路客运车辆实施资源整合、升级换代,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对新通车的高速公路一次投放高档环保车辆,实施航空式客运服务,初步实现了道路客运向高档化、舒适化迈进,道路货运向大型化、专业化调整。加速开通道路客运省际班线,跨省线路达到654条。出台3年内投放1万辆通村客车、每辆给予2万元购车补助的优惠政策,全省99%的乡镇、87%的行政村开通班车,连接乡镇、通达村庄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逐步形成。部分地市试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效果明显。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加强,客货运量及周转量所占比例分别达到60%、45%、80%、43%,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四)改革推动,交通发展活力空前增强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交通发展新要求,努力探索和构建体现交通自身规律、适应加快发展的新体制。理顺高速集团、组建交通集团、强化外资办、成立宝汉公司,形成了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高速公路建设新格局。充分发挥省公路局全面管理的职能,整合市级公路管养力量,理顺市级交通局与公路局的关系,形成省公路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的职责明晰、运行顺畅的干线公路管理新体制。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政策要求,实行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管理以交通部门为主、资金以财政供给为主、养护以市场为主的机制改革,建立起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农村公路管养新体制。国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后,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完成原交通征稽系统的整体转制,破解了这一全国性难题。

    (五)服务为本,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全力保障。2008年初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全系统快速行动,高效组织,昼夜奋战,保证了春节旅客和重点物资运输。汶川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交通应急预案,紧急开通西汉高速等六条公路抢险通道,免费提供救灾通行服务,全力保障人员物资运输畅通,有力地支持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充分展示了陕西交通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行业风采,受到中央领导高度赞扬和社会广泛肯定。同时,积极开展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落实到位中央补助资金近14亿元。全力做好道路保畅工作,努力实现“大雪不封路、大雾少封路”,“全路段全天候通畅”目标。

    (六)整体推进,支持保障建设取得新进展

    面对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创新思路,与五家银行签订战略协议,一次获得1700亿元信贷支持。适应全省交通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交通行业专网、非现金收费等信息化项目相继投入使用,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等项目进展顺利。交通规费征收成绩突出,三年累计征收养路费100亿元、四年累计收取车辆通行费274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丰收,连年荣获“最佳厅局”光荣称号和全省责任目标考评优秀单位,去年我厅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以安居工程为重点的行业自身建设全面展开,成效显著。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安全形势稳定。全行业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公众满意度排在全省第一。

    回顾即将过去的五年,陕西交通发展走出了“洼地”,突破了“瓶颈”,实现了“缓解”,取得了“辉煌”。这些成绩的取得,从大的方面看,离不开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行业自身工作来看,得益于创新思路,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狠抓落实,强化问责;加强协调,凝聚合力。但站在全国交通枢纽省份的层面、站在建设西部强省对交通需求的角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审视我省交通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偏小;二是交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三是运输发展与公路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建设资金短缺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市县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现象存在;五是燃油税费改革对交通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六是整个行业管理的软肋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矛盾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深入研究、逐一破解。

    二、科学谋划,合理确定发展思路目标

    编制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关键在于发展思路目标确定的合理性、科学性。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宏伟目标,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主线,着力调整交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统筹三大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不断推进科技进步、行业创新和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发展绿色交通,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推进我省交通在西部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跨越,打造西部交通强省,创出全国交通一流水平,为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时期。全省交通运输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快速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交通运输发展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等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以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加速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高效发展。把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提高客运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个性化的出行新要求;积极引导运力结构优化、组织方式创新,切实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绿色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运输效率等为核心内容,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安全发展。把安全放在交通运输的突出位置,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对交通安全和交通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保障生命安全、经济安全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以构建“大通道、大运输、大物流”为目标,着力推进我省交通运输“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到2015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总量明显扩大,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养管能力持续提升;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运输结构更趋合理,运输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能力充分、服务优质、运行高效、安全环保、管理先进、保障有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并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有效支持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公路方面,按照“畅通高速公路、优化干线路网、完善农村公路”的思路,以“扩容、连接、升级、网化”为重点,加快实现公路总量上规模,结构更合理,路网更完善,服务更优质。

    运输方面,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路运并举、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完善运输站场,优化运力结构,提升监管服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公路运输保障。

    具体目标是:

    ——形成通达全省、对接周边的高速公路网络。覆盖全省90%县(市、区),出省通道增加至20个,相邻地市高速连通,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

    ——形成安全畅通、衔接高效的干线公路网络。一级公路达到15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8500公里,二级以上比重达到80%,所有县区通达二级以上公路。

    ——形成干支相连、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公路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满足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提供便捷通畅、服务优质的公路通行条件。全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达到90,干线公路养护质量指数和优良率分别达到85、90%,路况水平达到全国先进、西部领先。

    ——形成能力适应、设施完善的运输站场体系。全省市市拥有现代化的一级站,县县拥有功能设施完备的二级客运站;50%的县城建成等级货运站;90%的乡镇建成等级客运站,所有能通班车的建制村建有停靠点。

    ——形成干支直达、监管有效的水路运输体系。汉江安康以下水运主通道达到V级标准,船舶标准化推广率达到30%以上。

    ——形成快速反应、处置有效的安全应急体系。监测和应急保障力量基本覆盖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内河干线航道。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道路运输万车交通安全事故率、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伤人数分别降低30%。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体系。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运输能耗明显下降。货车单位能源消耗降低10%,客车单位能源消耗降低2.5%。

    三、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

    (一)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大建设、大发展仍将是“十二五”期我省交通工作主题,重点是努力扩大公路网规模总量,提高公路网的覆盖能力,优化公路网布局,推进内河航运发展。具体讲就是:

    ——高速公路。以“加密、连通、对接、扩容”为重点,围绕新的“三阶段”发展目标,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十天高速鄂陕界-安康、汉中-陕甘界等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榆林-佳县、延安-延水关、宝鸡-汉中、西咸北环线、安康-平利等一批具有省际通道功能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设,加速改造西安-宝鸡、铜川-黄陵-延安等早期建成的“卡脖子”路段,努力实现高速公路发展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东西通道、南北骨架运输能力,强化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地位。年均在建规模超过1200公里,五年新增通车里程2000公里。

    ——干线公路。紧紧抓住构建国家公路系统的机遇,完善省级公路网布局,扩大覆盖范围,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整体技术水平。未来五年内,充分利用收费还贷政策和国家有关政策导向,进一步发展收费公路,省市联手共同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步伐。重点是加快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升等改造,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目标。五年新改建干线公路4000公里以上。

    ——农村公路。利用交通运输部启动实施西部地区建制村通畅工程机遇,稳妥有序地建设桥涵配套完善、技术等级达标的沥青(水泥)路,并向陕南、陕北地区倾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广度;加快县乡公路中特坏路、断头路改造步伐,启动联网公路建设,积极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县乡公路服务品质;稳步建设旅游路、产业路和园区路,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改善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增桥涵配套和改造危桥2万延米。

    ——公路养护。按照“力度不减、科学良性循环”的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更新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重点是适应管理体制变化的新要求,强化公路日常养护和监管;合理安排公路大中修工程,重点改善大交通量路段、社会关注路段和省际出口路段以及早期建成公路的路况水平;继续加大公路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设施。

    ——运输站场。紧抓国家加快完善运输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加大中心城市客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入的机遇。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加快完善西咸、宝鸡等5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重点支持西安城北、城东、城南、咸阳机场、榆林客运北站、咸阳三桥等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提高旅客换乘效率。继续加快市县等级客运站建设,力争新改建二级以上客运站60个、货运站场30个。进一步加快建设乡镇等级客运站和招呼站、停靠点,服务农民群众便捷出行。积极探索城市公交站场建设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公交站场服务水平。

    ——内河航运。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内河航运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快白河-安康164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加速150处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加快80艘老旧船舶更新淘汰,积极推进400艘内河船舶标准化,建设船员培训基地和搜救中心,完善海事人员执勤设施,促进内河航运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二)全面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推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全面提高运输服务能力,是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十二五”期间,通过建设“功能协调、衔接顺畅、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高效低耗”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综合运输。以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科学布局各种交通运输枢纽、运输线路,做好各种运输方式专项规划的有序衔接,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优化通道资源,逐步达到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实现“无缝衔接”。

    ——运力结构。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为目标,引导、推进运输车辆向“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先进、环保的大中型高档客车;继续投放安全、实用、经济的通村客车;鼓励发展多轴重载、集装箱、甩挂等大型长途货运车辆和封闭厢式等短途货运车辆。

    ——运输组织。客运方面,高速公路客运鼓励和引导发展精品班线,打造陕西客运服务品牌;干线公路客运通过加大公司化改造,加快向高档次、舒适化方向发展;农村客运推进公交制改造,引导和鼓励贯通建制村的客运网络建设,支持发展赶集客运等新型客运组织形式。货运方面一是大力拓展快速货运、专线快速货运;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化运输,扶持发展重型大件货物运输,规范发展危险货物和冷藏货物的厢式、罐式运输。

    ——运输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措施,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建设。加快形成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行业考核、信息公开的道路运输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道路运输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

    ——物流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交通协调、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研究制定交通运输服务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全省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一批交通行业主导的,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辐射功能的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培育适应市场的典型示范企业,培植起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完善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搭建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建立专业化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

    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交通二元结构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上推进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突破行业体制障碍、跨行业综合利用资源方面的强大优势,推动建立区域交通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各市(区)在交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组织与管理、市场监管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协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老少边穷地区交通发展支持力度。

    城乡交通协调发展方面,加强城市客运和农村客运衔接,努力做到统一体制、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票价。统筹规划农村客运站点和城乡客运线路布局,打破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分割,合理配置城乡客运资源,鼓励“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四)全面增强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间,要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探索建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机构和企业的安全责任链;探索建立大型桥隧设计方案与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强化长大桥梁、隧道群的安全运营管理制度;对危险品运输车辆、长途客车、客船实施GPS联网动态监管;加强黄河、汉江水系通航航道水上安全监管设施建设。

    应急保障方面,研究探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冰冻雨雪灾害期道路交通应急保障技术体系,完善的长大桥梁、隧道群突发事件救助、疏散、保畅预案系统;探索建立适应高速公路特点的应急保障体系;推进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和决策系统建设。

    (五)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交通运输行业是用能大户,也是实施节能减排、强化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要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加速推进“两型”行业建设,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环境保护方面,加强节水、节地、节材、节能等评估审查;大力发展生态公路,尤其是在陕南、陕北地区,尽量降低公路建设的资源环境代价;积极实施节能工程,重点是长大隧道通风照明和城市周围公路景观照明,降低运营成本。

    资源利用方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稀缺资源;研究推广高效环保的公路建设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动沥青等建筑材料的再生和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方面,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加快建立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健全汽车排放准入标准和监测体系;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协调政府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探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途径和方法。

    (六)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

    科技进步是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提高交通发展质量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战略,从交通科技、交通教育、交通信息化等方面入手,研究推动科教发展再上新台阶。

    ——交通科技。进一步研究开发、引进推广建设、养护、运输、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特别是黄土沟壑区、秦巴山区等特殊条件下的公路、桥隧设计修筑技术、典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要优化科研梯队建设,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关键技术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

    ——交通教育。适应交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新要求,依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技术学院及其他高等院校,加快交通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加速培养交通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教育事业。

    ——交通信息化。根据“统一规划、分类建设,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示范引领、务求实效”的原则,围绕强化分析决策、提高运行质量、服务百姓出行、保障安全应急等建设重点,在交通政务、交通建设、行业管理等领域,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四、精心组织,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为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省厅就“十二五”的发展思路开展了广泛的调研,许多地市、部门也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廓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次会上我们印发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大纲,希望各地市、各单位把握好时间节点,按时完成阶段任务,确保总体规划编制顺利推进。

    (一)时间安排

    按照今年12月全面完成发展规划编制的时限要求,全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分为四个阶段。

    编制准备阶段,2010年3月底前。召开规划编制布置会,印送开展规划编制工作通知;成立规划编制机构,结合重大问题研究深入广泛调研,全面评估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思路研究阶段,2010年4月至6月。就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及主要政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准确判断形势与需求,理清发展思路,提交“十二五”规划的初步方案,并完成专项规划研究。

    统筹研究阶段,2010年7月至10月。提出发展规划初稿,召开专家咨询,广泛征求系统内外意见,并与全省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行业有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与邻省或邻市交通发展规划进行衔接。

    规划审定阶段,2010年11月至12月。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提交厅务会审查,修改完善后,报厅党组审定。

    以上四个阶段,是省上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各地市、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细化阶段任务,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按时报送有关研究成果。同时,应根据经济新形势,交通发展新要求,研究做好自身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编制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要制定好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各地市、各单位应根据“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立足实际,找准影响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一下完善公路网络体系和资金保障两方面措施。

    完善公路网络体系。目前,交通运输部就进一步理顺公路交通发展的中央和地方事权,推动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权责分明的公路网系统,正在开展研究工作。该系统将由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和农村公路三个层次构成。“十二五”期间,我们需在国家公路系统框架下,尽快完成省级公路和农村公路系统规划的完善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公路系统,并以规划为指导,科学推进各层次公路系统建设。

    资金保障方面,根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需投入资金2300亿元以上,这么大的资金需求量,除了国家返还的燃油税近200亿元外,其余都要靠我们筹措解决。一是要加大向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衔接、汇报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要多向政府领导汇报、多作财政部门工作,最大限度的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逐步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各级政府责任清晰、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投融资长效机制。三是要进一步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四是加强项目推介,利用BT、BOT等方式,选择有实力、重信誉的投资者参与交通建设。

    ——要处理好建设规划与行业发展规划的关系“十二五”期,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各地市、各单位要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目标,深入细致分析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科学安排建设重点和时序,以便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尽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同时,要切实做到“建、养、运、管”并举,充分重视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强对基础设施养护、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绿色交通、城市客运、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行业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内容的规划引导,考虑提出鼓励或支持发展的具体项目和政策。

    ——要合理确定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指标在“十一五”规划编制经验基础上,“十二五”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其他方面指标的设置,突出体现规划实施效果、衡量民众出行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指标,注意区分指导性和约束性指标,并选择易统计、易为公众理解和认可的指标。各地市、各单位在研究设置指标时,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特点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另一方面也可积极探索提出新的指标,并相应完善统计工作以保证指标的可得性。

    ——要重点突破规划编制的难点问题目前,我们对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研究认识还不够深入扎实,在公路投融资、基础设施养护、绿色交通、城市客运等方面,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管理重点和政策措施等还在探索实践中,还将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些都增加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难度。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绿色交通等方面,各地市、各单位需要找准在不同领域的职责重点,合理确定规划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研究,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发展领域的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障全行业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同志们,做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家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精心谋划,描绘好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蓝图、开创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谢谢大家!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电子邮件:jtt@shaanxi.gov.cn

关闭